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纷纷扰扰十年间,世事何尝不强颜。
亦欲心如秋水静,应须身似岭云闲。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作,名为《赠僧》。诗中流露出诗人对内心平静与世事变化的深刻感悟。
“纷纷扰扰十年间,世事何尝不强颜。”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十年间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波折的回顾。"纷纷扰扰"形容的是世事的混乱与复杂,而“强颜”则指在艰难困苦中保持乐观或镇定。
“亦欲心如秋水静,应须身似岭云闲。”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内心世界的期许。"心如秋水静"意味着希望自己的心灵能够像秋天的水流那样清澈平和,而"身似岭云闲"则是希望自己的身体能像山中的浮动之云一样自由自在。
整首诗通过对比世事与内心的平静,抒发了诗人对于精神独立和超然物外的向往。这不仅是诗人的个人情感表达,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下的知识分子普遍的心态。王安石在政治上主张变法,以图富国强兵,但也因此遭到了保守派的強烈反对,这首诗可能也是他在政治斗争中保持内心平和的一种自我寄托。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默默长年有所思,世间谈笑强追随。
苍髯欲出朱颜谢,更觉求田问舍迟。
丁年结客盛游从,宛洛毡车处处逢。
吟尽物华愁笔老,醉消春色爱醅浓。
垆间寂寞相如病,锻处荒凉叔夜慵。
早晚青云须自致,立谈平取彻侯封。
城上啼乌破寂寥,思君何处坐岧峣。
应须绿酒酬黄菊,何必红裙弄紫箫。
落木云连秋水渡,乱山烟入夕阳桥。
渊明久负东篱醉,犹分低心事折腰。
雪山马口出琉璃,闻说诸天与护持。
此水遥连八功德,供人真净四威仪。
当时迦叶无尘染,何事阌乡有土思。
道力起缘非一路,但知瓢饮是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