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献肃公挽词三首(其二)

物产原希世,风流更折冲。

决疑京兆尹,富国大司农。

远业终三事,仁声达九宗。

方祈酌周斗,何意辍秦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物产本稀世,风流更杰出。
疑难由京兆尹裁断,国家富裕靠大司农努力。
远方的事业终成三件,仁德之名传遍九族。
正期待公平分配如量杯,却未料停止了秦国的舂米活动。

注释

物产:珍贵的物资。
希:稀有。
世:世间。
风流:才情出众,指杰出人物。
折冲:解决争端,比喻处理难题的能力。
决疑:裁决疑难。
京兆尹:古代官职,管理首都地区。
富国:使国家富强。
大司农:古代官职,负责农业和财政。
远业:远方的事业或功绩。
终三事:成就三件大事。
仁声:仁德的声誉。
九宗:泛指众多宗族或朝廷部门。
祈:祈求。
酌周斗:公平分配,如量杯衡量。
辍:停止。
秦舂:古代秦地的农耕活动,代指农业生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为韩献肃公所作的挽词第二首,表达了对逝者卓越才能和高尚品德的赞扬。首句“物产原希世”称赞韩公在物资管理上具有非凡才能,世间少有;“风流更折冲”则进一步肯定他在处理政务时的风采与智慧,能够化解难题,如同折冲樽俎,显示了卓越的领导力。

“决疑京兆尹,富国大司农”两句具体描绘了韩公在京兆尹和大司农这两个重要职位上的表现,他能解决疑难事务,使国家富强,体现出他的政绩显著。

“远业终三事,仁声达九宗”是对韩公一生事业的总结,他的德行和功绩深远,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敬仰,连至亲九族都能感受到他的仁爱之名。

最后两句“方祈酌周斗,何意辍秦舂”表达了对韩公突然离世的惋惜,他似乎正准备以公正无私的态度治理国家(“酌周斗”象征公平),却没想到会突然停止了生命(“辍秦舂”暗指去世)。整首诗情感深沉,对韩献肃公的赞美中寓含了深深的哀思。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韩献肃公挽词三首(其一)

郁郁高阳里,生才世不孤。

八龙归月旦,三凤继天衢。

梁坏吾安仰,人亡道固癯。

空令湖海士,愁绝奠生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新息渡淮

京尘无处可轩眉,照面淮滨喜自知。

风里麦苗连地起,雨中杨树带烟垂。

故林归计嗟迟暮,久客平生厌别离。

落日江南采蘋去,长歌柳恽洞庭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新喻道中寄元明用觞字韵

中年畏病不举酒,孤负东来数百觞。

唤客煎茶山店远,看人秧稻午风凉。

但知家里俱无恙,不用书来细作行。

一百八盘携手上,至今犹梦绕羊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稚川约晚过进叔次前韵赠稚川并呈进叔

人骑一马钝如蛙,行向城东小隐家。

道上风埃迷皂白,堂前水竹湛清华。

春归河曲定寒食,公到江南应削瓜。

樽酒光阴俱可惜,端须连夜发园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