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蔺仰之咏含笑花

何物包藏欲媚谁,千金难售惜光仪。

空凝巧倩如羞靥,晴吐浓薰已透肌。

一夕举烽徒自苦,三年射雉若为奇。

无情草木欣欣意,却恼多情为赋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什么东西隐藏着想要取悦谁,即使千金也无法买到它的珍贵光芒。
空中的美丽倩影仿佛含羞的面颊,晴天散发出的香气已经渗透肌肤。
一夜点燃烽火只会让自己受苦,三年狩猎雉鸡又能算什么奇特之举。
无情的花草树木生机勃勃,却惹得多情之人写下诗篇烦恼不已。

注释

何物:什么东西。
包藏:隐藏。
欲媚:想要取悦。
谁:指代某人。
千金:极言其贵重。
光仪:光芒和仪态。
巧倩:巧妙的倩影。
羞靥:含羞的面颊。
晴吐:晴天散发。
浓薰:浓郁的香气。
透肌:渗透肌肤。
一夕:一夜之间。
举烽:点燃烽火。
徒自苦:白费力气。
三年:多年。
射雉:狩猎雉鸡。
若为奇:算是奇特。
无情:无情感。
草木:花草树木。
欣欣意:生机勃勃。
恼:惹恼。
多情:多情之人。
赋诗:写诗。

鉴赏

这首宋朝廖行之的《和蔺仰之咏含笑花》描绘了一种花卉的迷人特质。首句“何物包藏欲媚谁”,以疑问的方式引出含笑花的神秘面纱,暗示其隐藏着吸引人的魅力。次句“千金难售惜光仪”,强调了花朵的珍贵,即使价值连城也难以买到,因其美丽而显得尤为矜持。

第三句“空凝巧倩如羞靥”,通过比喻,形容含笑花娇羞的姿态,仿佛少女含羞带怯的笑容。第四句“晴吐浓薰已透肌”,进一步描绘花朵在阳光下散发出浓郁香气,沁人心脾,仿佛能渗透肌肤。

第五、六句“一夕举烽徒自苦,三年射雉若为奇”运用典故,借指含笑花的盛开虽短暂,却如同烽火传递的紧急信号般引人注目,三年一次的绽放更是显得稀奇难得。

最后一句“无情草木欣欣意,却恼多情为赋诗”,表达了诗人对含笑花的赞美之情,即使花草无情,但诗人却被其美所打动,忍不住为之写下诗篇,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深深欣赏和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细腻,展现了含笑花的独特韵味。

收录诗词(451)

廖行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 字:天民
  • 号:省斋
  • 籍贯: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
  • 生卒年:1137~1189

相关古诗词

和四十五叔庆谦子过省二首(其二)

长笑痴儿恋戏衫,拖泥带水漫卑凡。

何如一动君王听,不入徒劳簿尉衔。

细水循除空㶁㶁,泰山终古镇岩岩。

可怜司马身华宠,晚作谀书拟奏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咸]韵

和四十五叔庆谦子过省二首(其一)

行年五十尚青衫,耿耿胸中负不凡。

那意宁馨联桂籍,祇知清白映冰衔。

平生济叔耽周易,何日商宗起傅岩。

好上公车治安策,绿缇飞诏下方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咸]韵

和石鼓宴士二首(其二)

江头秀木碧参空,喜见新晴到眼中。

秩秩北林筵有序,潭潭东阁礼尤崇。

广平元老今贤杰,江左夷吾正祖风。

况复赣君崇教养,清阴到处绿成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石鼓宴士二首(其一)

几年蓬藋翳儒宫,文物新还俎豆中。

幸甚诸生初见武,欢然置酒更亲崇。

晴收楚峤千峰雨,薰奏虞弦万籁风。

须信廉平汉循吏,可能齐鲁化蚕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