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贾岛的诗歌为引子,表达了对贾岛及其作品深刻理解与欣赏的情感。诗中“袈裟云水伴钟鱼”描绘了贾岛在佛教修行中的生活情景,云水漂泊,钟声与鱼鼓相伴,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心灵纯净的氛围。接着,“歌凤将同楚接舆”运用典故,将贾岛比作楚国隐士接舆,以凤鸣自喻,暗示其作品如同凤凰之歌,高雅而富有深意,与世俗相异。
“设使不逢韩吏部,岂知名教乐非虚。”则进一步阐述了对贾岛作品价值的肯定。这里暗指如果贾岛的作品没有被韩愈这样的文坛领袖所赏识,那么世人可能无法认识到其作品中蕴含的真挚情感和深刻哲理,并非虚妄。通过这一句话,诗人表达了对贾岛及其作品的崇高评价,认为其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在精神层面给予读者以启迪和快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贾岛及其作品的赞美,展现了对古代文人精神追求的敬仰,以及对其作品深刻内涵的洞察与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