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王昭君

自矜妖艳色,不顾丹青人。

那知粉缋能相负,却使容华翻误身。

上马辞君嫁骄虏,玉颜对人啼不语。

北风雁急浮清秋,万里独见黄河流。

纤腰不复汉宫宠,双蛾长向胡天愁。

琵琶弦中苦调多,萧萧羌笛声相和。

可怜一曲传乐府,能使千秋伤绮罗。

形式: 乐府曲辞

翻译

她自夸美貌如花,不顾及画师的感受。
岂料画工的技艺会被辜负,反而因容貌而陷入困境。
骑马离开君王,嫁给骄傲的异族人,满面泪痕却沉默无言。
北风吹过,大雁南飞,清秋时节,她独自眺望万里黄河。
细腰不再受汉宫恩宠,双眉紧锁,心中充满胡地的忧虑。
琵琶声中充满了哀怨,与羌笛的悲凉旋律交织。
可惜一首曲子传遍乐府,让后世千年都为女子的命运而感伤。

注释

自矜:自夸。
丹青人:画师。
粉缋:绘画。
相负:被辜负。
容华:容貌。
骄虏:傲慢的异族人。
玉颜:美丽的容颜。
啼不语:哭泣不说话。
北风雁:北风吹过的大雁。
黄河流:黄河。
纤腰:细腰。
汉宫:汉朝宫殿。
双蛾:双眉。
苦调:哀怨的曲调。
萧萧:悲凉的声音。
传乐府:流传在乐府。
绮罗:女子的华丽衣物。

鉴赏

这首诗描写了王昭君的故事,她是汉元帝时被选入后宫,但因不受宠爱而被遣往北地和亲匈奴。诗中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女性命运的哀婉情感和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感慨。

"自矜妖艳色,不顾丹青人"一句,揭示了王昭君以其美貌自豪,却不被后宫中的画师所重视。"那知粉缋能相负,卻使容华翻误身"则透露出她原本的美丽如今却成了累赘。

"上马辞君嫁骄虏,玉颜对人啼不语"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昭君离别时的情感复杂和无言的悲凉。"北风雁急浮清秋,万里独见黄河流"则以壮阔的自然景象衬托出她孤独的旅途。

"纤腰不复汉宫宠,双蛾长向胡天愁"表达了昭君对失去皇宫恩宠的哀愁,以及她对匈奴生活的无尽思念。"琵琶弦中苦调多,萧萧羌笛声相和"则通过音乐的描绘,传达出她的悲凉心境。

最后,"可怜一曲传乐府,能使千秋伤绮罗"一句,不仅彰显了昭君之歌的感染力,也表明了诗人对于这种美好而又哀艳事物的无限惋惜。

收录诗词(486)

刘长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字:文房
  •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709—789

相关古诗词

赴楚州次自田途中阻浅问张南史

楚城今近远,积霭寒塘暮。

水浅舟且迟,淮潮至何处。

形式: 五言绝句

送元八游汝南

元生实奇迈,幸此论畴昔。

刀笔素推高,锋铓久无敌。

纵横济时意,跌宕过人迹。

破产供酒钱,盈门皆食客。

田园顷失计,资用深相迫。

生事诚可忧,严装远何适。

世情薄恩义,俗态轻穷厄。

四海金虽多,其如向人惜。

迢递朗陵道,怅望都门夕。

向别伊水南,行看楚云隔。

繁蝉动高柳,疋马嘶平泽。

潢潦今正深,陂湖未澄碧。

人生不得已,自可甘形役。

勿复尊前酒,离居剩悽戚。

形式: 古风

送友人东归

对酒灞亭暮,相看愁自深。

河边草已绿,此别难为心。

关路迢迢匹马归,垂杨寂寂数莺飞。

怜君献策十馀载,今日犹为一布衣。

形式: 古风

送方外上人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