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曲

溪头日落寒鸦悲,往来溪上攀杨枝。

溪小无声杨枝堕,游鱼穿波花满舸。

回首东山月半竿,水天苍茫一色寒。

但见暝色千里来,随人直上高楼端。

芦荻萧萧风又起,夜深落叶落不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鲁兰仙的《溪上曲》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溪边秋日景象。首句“溪头日落寒鸦悲”以日落和寒鸦的哀鸣渲染出一种寂寥的氛围,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转换。接下来,“往来溪上攀杨枝”描绘了人们在溪边活动,攀折杨树枝,增添了生活气息。

“溪小无声杨枝堕,游鱼穿波花满舸”两句,通过细腻的观察,写出了溪流的静谧和游鱼穿梭其中的生动画面,以及花儿飘落在小舟上的美景。诗人以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溪边的自然之美。

“回首东山月半竿,水天苍茫一色寒”转而描绘了夜晚的来临,月光如半竿高挂,水面与天际融为一体,寒意袭人,展现出空旷而冷寂的意境。

最后两句“但见暝色千里来,随人直上高楼端”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诗人感叹暮色如潮水般涌来,仿佛能随人的视线直上高楼,寓言了人生的无常和远方的迷茫。

整首诗以景抒情,通过描绘溪边的自然景色和时间的流转,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远方的向往和内心的孤寂。

收录诗词(9)

鲁兰仙(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小娥别余三载矣近颇不见消息再寄长句

出门怅何适,满目尽芳草。

不见故人来,惟见春花老。

春花几度藏月多,别时容颜今如何。

忆昔香车驾初枉,握手中庭秋月朗。

幽蛩啼歇寒霜飞,野风四起群木响。

我心此时悲蹉跎,君未知之呼我歌。

我歌一曲君戚戚,徘徊为之三叹息。

自从君归长别离,春秋燕雁更代飞。

几折垂杨无所赠,倚遍碧桃总相思。

相思出向清溪头,溪上飞花逐水流。

形式: 古风

述梦

独夜隐几卧,梦落湘江浦。

湘水去悠悠,伫立浑无语。

忽闻波涛声,疑是洞庭渚。

仿佛黄陵庙,明妆俨二女。

江水东流深,君山自终古。

临风启《九辩》,清泪落如雨。

梦魂忽归来,卷上湿几许。

形式: 古风

咏怀

盈盈高山草,寂寂幽壑兰。

春风非有异,地卑长岁寒。

我来采薇蕨,对此空吁叹。

安得有仙术,移之向层峦。

日夕游园中,有鸟西北来。

飞飞林木间,欲栖久徘徊。

鸟栖尚徘徊,人情岂无猜。

所以富春翁,不共汉尘灰。

形式: 古风

和兰岑客中感怀(其一)

四望浮云蔽远山,一身惆怅荻芦间。

洪流尚未安徐甸,宛马何由入汉关。

万里风烟人去远,三秋明月鸟飞还。

思亲况是兼忧国,知道愁多鬓易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