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庄昶所作,名为《赠通山叶秀才相》。诗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对自然、人生的感悟。
首联“日短日长凭大化,人非人是信当时”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世事的变迁,强调一切皆由自然法则支配,人的存在与变化都应顺从于这个大化的过程。这里运用对比手法,将“日短”与“日长”、“人非”与“人是”相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颔联“岂无湖水甘神瀵,更有溪毛当紫芝”则以自然界的景象为喻,赞美了自然界的美好与神奇。湖水甘甜如神瀵,溪边的草木如同珍贵的紫芝,形象地描绘了大自然的丰富与美丽,同时也暗示了生活中美好的事物随处可见,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和欣赏。
颈联“步入尘埃迟亦得,乐非形器熟曾知”进一步探讨了生活的态度和追求。即使身处尘世,也能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快乐,关键在于是否能认识到真正的乐趣并非物质的拥有,而是心灵的满足和平静。这里的“形器”指的是外在的物质世界,而“乐非形器”则强调了精神层面的快乐更为重要。
尾联“泯然独与溪堂坐,畏垒千年或在兹”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以及对永恒与不变的向往。通过“泯然”一词,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心境。同时,“畏垒”可能是指一种象征性的存在,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延续,诗人似乎在思考着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充满了哲思和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