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凤山八景之一的宫墙映碧渠之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之美。首句“数仞宫墙映碧渠”,以“数仞”形容宫墙的高度,与碧绿的水渠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接着,“曲塘清澈涨芙蕖”一句,通过“曲塘”的曲折与“清澈”的水质,以及“涨芙蕖”(荷花盛开)的景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生动性。
“炎嘘玉蕊晴波现,香袅蜂须日照初”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阳光下的花朵和蜜蜂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阳光照耀下,花蕊仿佛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香气随风飘散,蜜蜂忙碌于花间,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翠袖惊寒浑欲睡,红衣待晓倦轻舒”则通过“翠袖”和“红衣”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荷花在清晨时分的状态。荷花似乎在晨露中微微颤抖,仿佛被寒气唤醒,又似乎在等待日出时分的绽放,展现出一种含蓄而优雅的美。
最后,“亭亭仙子凌烟渺,解语还看如不如”两句,将荷花比作“仙子”,赋予其超凡脱俗之感。在烟雾缭绕的远处,荷花似乎在诉说着什么,引人遐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荷花的美丽,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