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和柴军使清明书事

清明时节好烟光,英杰高吟兴味长。

捧日即应还禁卫,当春何惜醉朐阳。

千山过雨难藏翠,百卉临风不藉香。

却是旅人悽屑甚,夜来魂梦到家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清明时节天气晴朗,英雄豪杰吟诗兴致浓厚。
在阳光下工作理应回归宫廷守卫,正值春天又何必吝啬在朐阳畅饮。
连绵的群山经过雨水洗涤更显翠绿,百花在风中摇曳无需借取香气。
然而在外的游子心情凄凉,夜晚梦中回到了故乡。

注释

清明:指清明节,气候宜人的时候。
英杰:杰出的人物,这里可能指诗人自己或敬仰的人。
禁卫:宫廷的守卫人员。
朐阳:古代地名,今江苏连云港一带。
千山:众多的山峦。
百卉:各种花卉。
旅人:在外旅行的人。
悽屑:形容心情凄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明时节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特有的艺术风格。开篇“清明时节好烟光”即设定了整个诗的意境,清新而不失温婉。紧接着,“英杰高吟兴味长”表现了诗人的豪放情怀和对美好事物的享受。

“捧日即应还禁卫,当春何惜醉朐阳。”这两句诗表明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的珍惜之情,以及希望在美好的春天尽情享乐,不愿意错过任何愉悦时刻。同时,“捧日”一词也隐含了对自由和解脱的向往。

“千山过雨难藏翠,百卉临风不藉香。”这两句通过描写大自然景色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山川、花草在春天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即便是经过了春雨洗礼,也无法掩盖它们的青翠与芬芳。

最后两句“却是旅人悽屑甚,夜来魂梦到家乡。”则流露出诗人作为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无论外在环境多么美好,内心对于归属和温暖的渴望总是难以抑制。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生活之乐以及家乡之思的深切体验。

收录诗词(310)

李中(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 字:有中
  • 籍贯:江西九江

相关古诗词

海上春夕旅怀寄左偃

柳过清明絮乱飞,感时怀旧思悽悽。

月生楼阁云初散,家在汀洲梦去迷。

发白每惭清鉴启,酒醒长怯子规啼。

北山高卧风骚客,安得同吟复杖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海上载笔依韵酬左偃见寄

都城分别后,海峤梦魂迷。

吟兴疏烟月,边情起鼓鼙。

戍旗风飐小,营柳雾笼低。

草檄无馀刃,难将阮瑀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海城秋夕寄怀舍弟

鸟栖庭树夜悠悠,枕上谁知泪暗流。

千里梦魂迷旧业,一城砧杵捣残秋。

窗闲寂寂灯犹在,帘外萧萧雨未休。

早晚莱衣同著去,免悲流落在边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海城秋日书怀寄朐山孙明府

槐柳蝉声起渡头,海城孤客思悠悠。

青云展志知何日,皓月牵吟又入秋。

鉴里渐生潘岳鬓,风前犹著卜商裘。

鸣琴良宰挥毫士,应笑蹉跎身未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