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岁暮登黄鹤楼》由明末清初诗人陈恭尹所作,描绘了岁末时节登临黄鹤楼所见之景与内心感触。诗中以“郊原草树正凋零”开篇,渲染出冬日萧瑟的氛围,接着“历历高楼见杳冥”一句,将读者的目光引向高耸入云的黄鹤楼,营造出一种深远辽阔的意境。
“鄂渚地形浮浪动,汉阳山色渡江青”两句,通过动态与静态的对比,描绘了江面波光粼粼,远处山色与江水相映成趣的画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和谐。接下来,“昔人去路空云水,粤客归心向洞庭”两句,诗人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历史人物和自己的思乡之情,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最后,“莫怨鹤飞终不返,世间无处托仙翎”两句,以鹤为喻,表达了诗人对无法回归故土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