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叶颙的《戊申岁间中清赏十景(其十)长啸白云峰》描绘了一幅清幽而超凡的山中景象。首句“长啸白云峰”以人的动作起笔,展现出诗人登高啸歌的豪情,将自己融入自然之中。接着,“声清方夜永”强调了夜晚的寂静和啸声的悠长,给人以深远的印象。
“海月忽飞来,光照千岩静”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描绘出海月如飞鸟般掠过,洒下明亮的光辉,照亮了沉寂的山岩,营造出神秘而宁静的氛围。接下来,“松林奏瑶琴,山泉漱金井”通过比喻,将松涛和山泉的声音比作瑶琴和金井,生动地表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乐章。
“下与人世违,上接星辰近”表达了诗人远离尘世喧嚣,接近天籁的感受,暗示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追求。而“凉露洗心源,天风吹鬓影”则进一步描绘了清冷的露水洗涤心灵,天风轻拂发梢的清凉意境,让人顿感心境澄明。
最后两句“使我凡陋躯,泠然发深省”揭示了诗人对自我认知的提升,意识到平凡之躯也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净化和启示。“愿言生羽翰,直上青云顶”表达了诗人渴望拥有飞翔的翅膀,直抵云霄的志向,寓意着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夜晚的美景,寓含了诗人超脱尘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