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罗与敬归西昌

石龙矶畔多芳草,游子忆家春已老。

水北杨花扑地飞,旁人漫道飞花好。

爱子不忍别,送子到水濆。

青天孤影飞黄鹄,落日长风吹断云。

朝发铜塘津,暮宿青泥渡。

帆过孝通祠,渐是西昌路。

金鱼洲远树青青,三顾浮烟生杳冥。

石扶坏道通高阁,水齧危沙见古城。

君家正在何方住,独有园庐俯江渚。

昨夜深闺梦远人,相思定倚樱桃树。

形式: 古风

翻译

石龙矶畔芳草满目,游子心中故乡春意已逝。
水北杨花如雪纷飞,旁人只道飞花美。
慈父难舍爱子,送到水边才离去。
青天孤雁似黄鹄,夕阳风起云层断。
清晨从铜塘津出发,傍晚宿于青泥渡口。
船过孝通祠,渐近西昌之路途。
金鱼洲远方树木苍翠,三顾之处烟雾迷茫。
石阶残破小径通向高阁,河水侵蚀危险沙滩现古城。
你的家究竟在何方?唯有江边园庐映入眼。
昨夜闺中人梦中远游人,定然倚着樱桃树思念深深。

注释

石龙矶畔:江边的石矶。
芳草:茂盛的青草。
游子:离家在外的人。
春已老:春天已过去。
水北:河流的北岸。
飞花好:飞舞的柳絮被赞美。
爱子:慈爱的父亲。
水濆:水边。
孤影:孤独的身影。
黄鹄:大雁。
朝发:早晨出发。
暮宿:傍晚停留。
孝通祠:纪念某人的祠堂。
西昌路:通往西昌的道路。
金鱼洲:地名。
三顾:多次回顾。
石扶:石头支撑。
危沙:危险的沙滩。
君家:你的家。
江渚:江边。
深闺:深宅内室。
樱桃树:象征爱情的树。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的诗《送罗与敬归西昌》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的场景。首句“石龙矶畔多芳草”,点出离别之地的环境,芳草萋萋,渲染出离别的伤感氛围。次句“游子忆家春已老”暗示春天将逝,寓言友人归乡心切。

“水北杨花扑地飞”描绘了杨花飘落的景象,象征着友人即将远行,而“旁人漫道飞花好”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对旁人不解的感慨。接下来,诗人通过“爱子不忍别,送子到水滨”表达深厚的友情和离别的不舍。

“青天孤影飞黄鹄,落日长风吹断云”运用了形象的自然景观,以黄鹄孤飞和落日风起的意象,寄寓友人独自踏上归途的寂寥。诗人继续描述友人的行程,“朝发铜塘津,暮宿青泥渡”,展现了旅途的艰辛。

“帆过孝通祠,渐是西昌路”点出友人渐行渐远,进入西昌之路。接下来的诗句中,“金鱼洲远树青青,三顾浮烟生杳冥”描绘了远方景色的迷茫,暗示友人归家之路遥远而迷茫。

最后,诗人以想象的手法收束,“君家正在何方住,独有园庐俯江渚”,表达了对友人家园的思念,以及对友人孤独归家的牵挂。“昨夜深闺梦远人,相思定倚樱桃树”以闺中女子的梦境和樱桃树寄托了无尽的相思之情,深化了送别的主题。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寓含了对友人归乡旅程的关切与祝愿。

收录诗词(177)

刘永之(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随父宦游,治《春秋》学,工诗文,善书法。日与杨伯谦、彭声之辈讲论风雅,当世翕然宗之。明洪武初征至金陵,以重听辞归。有《山阴集》

  • 字:仲修
  • 号:山阴道士
  • 籍贯:临江清江

相关古诗词

南歌子

榴破猩肌血,萱开凤尾黄。萧閒风簟雪肌凉。

一枕浓香魂梦、到巫阳。云纻描瑶草,莲腮洗玉浆。

碧梧深院小藤床。此意一江春水、正难量。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浣溪纱(其三)

绣馆人人倦踏青。粉垣深处簸钱声。

卖花门外绿阴轻。

帘幕风柔飞燕燕,池塘花暖语莺莺。

有谁知道一春情。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纱(其四)

摩腹椎腰春事非。乐天犹恨小樊归。

多生馀念向来痴。

往事半随残梦转,飞词不尽短封题。

竹奴应笑减腰围。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纱(其二)

万叠春山一寸心。章台西去柳阴阴。

蓝桥特为好花寻。

别后鱼封烟涨阔,梦回鸾翼海云深。

情知顿著有如今。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