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薖对友人刘世基病痛的关切与询问。通过“君如寒涕懒瓒师”这一句,诗人以比喻的手法,将友人的病情比作寒涕,形象地描绘了病痛的沉重与难以忍受。接着,“如何久苦造化儿”一句表达了对自然法则无情的感慨,以及对友人长期受病痛折磨的同情。
“清漳婴疾古所叹”引用古代典故,进一步强调了疾病带来的痛苦和困扰。“淋雨裹饭今其谁”则通过对比,突出了在恶劣环境下仍需坚持生活的情景,暗含对友人处境的深切同情。
“探囊苦乏万金药,历眼畴为三世医”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治疗手段的无奈,以及对高明医生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医疗条件的局限性。
最后,“他年上疏恐不免,细君莫念眠牛衣”则是对友人未来的担忧,预见到可能面临的困境,并劝慰友人的妻子不必过于忧虑,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家庭的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病痛的深切关怀,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医疗条件的局限和人们对健康与生命的普遍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