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归护国寺

雷海谭音出世雄,台岩香社冠禅丛。

红炉点雪灵机密,翠径斑苔道步通。

珠水滤罗晨漱净,豉莼萦箸午斋丰。

归帆已应王臣供,金地天龙绕旧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写的是送别一位僧侣返回其所在的护国寺的情景。诗人以生动形象的笔触,展现了僧人的高尚品格和他所处环境的清幽。

"雷海谭音出世雄" 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将僧侣的声音比作雷鸣,以此表达其声音之宏大、气势之雄浑,同时也象征着僧人的智慧和精神力量。

"台岩香社冠禅丛" 这句话,则描绘了寺院环境的清幽与僧侣们修行的场景,通过“香社”一词,可以想见那里的花香缭绕,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红炉点雪灵机密" 描写的是僧人的内心世界和他们的修炼方式。红炉象征着热忱的心志,而“点雪”则是形容他们禅定时的清凉与宁静,表达了僧侣对佛法悟性的深刻。

"翠径斑苔道步通" 这句话,则描绘了寺院中幽静的小路两旁长满了苔藓,僧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行走,象征着他们修行的道路虽不为世人所知,但却是畅通无阻的。

"珠水滤罗晨漱净" 这里,“珠水”形容清澈见底的泉水,而“滤罗”则指经过细网之类物品的过滤,表达了僧人早晨用清水洗脸时的洁净和宁静。

"豉莼萦箸午斋丰" 描写的是僧侣们午餐时的情景。这里,“豉莼”指的是寺院中种植的蔬菜,通过“午斋丰”的字面,可以感受到他们用餐时的安详与满足。

最后两句 "归帆已应王臣供,金地天龙绕旧宫" 则是送别之情。"归帆"指的是僧侣返回寺院的船只,而“王臣供”则表明他们回到寺院后,将继续为国祈福。"金地天龙绕旧宫" 这句话,则形容护国寺宏伟壮丽,仿佛有龙蛇缭绕于其间,增添了一种神秘与庄严的气氛。

整首诗通过对僧侣生活和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清净、宁静而又充满智慧的世界。

收录诗词(3)

李遵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望汉月/忆汉月

黄菊一丛临砌。颗颗露珠装缀。

独教冷落向秋天,恨东君不曾留意。雕阑新雨霁。

绿藓上,乱铺金蕊。

此花开后更无花,愿爱惜、莫同桃李。

形式: 词牌: 忆汉月

滴滴金

帝城五夜宴游歇。残灯外、看残月。

都人犹在醉乡中,听更漏初彻。行乐已成闲话说。

如春梦、觉时节。大家同约探春行,问甚花先发。

形式: 词牌: 滴滴金

贺新郎.题高克恭夜山图

楼据湖山背。倚高寒、尘飞不到,越山相对。

老月腾辉群动息,独坐清分沆瀣。

更满听、潮声澎湃。

醉里诗成神鬼泣,景苍凉、又在新诗外。

浑忘却、功名债。凭谁妙笔能图绘。

羡中郎、前身摩诘,宛然心会。

拈出清宵无限意,半幅溪藤光怪。

方信有、人间仙界。

云淡天低奇绝处,笑僧殊、未识丹青在。

留此轴,夸千载。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舟泊太湖

旋经义兴境,顿棹石兰渚。

震泽为何在,今惟太湖浦。

圆经萦五百,盼目眇无睹。

高天淼著岸,长津杂如缕。

窈窕寻湾埼,迢递望峦屿。

惊飙扬飞湍,浮霄漾悬岨。

轻禽翔云汉,游鳞憩中浒。

暗霭天时阴,峣岧舟航舞。

冯河安可徇,静观戒行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