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絅所作的《病起寄丁慕松》,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病愈后的心境与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病馀扶下读书楼,寂寞怀人不断愁。”开篇即点明诗人病愈后,虽已能下楼行走,但内心仍因思念友人而感到寂寞和愁绪不断。这里的“读书楼”不仅指物理空间,也象征着诗人过去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寄托,病愈后的他,虽然身体恢复,但心灵深处的孤独与思念却难以消散。
颔联“十载功名双短鬓,百年身世一浮沤。”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岁月沧桑的感慨。十年的功名生涯,换来了两鬓斑白,而整个人生,仿佛一场短暂的泡沫,转瞬即逝。这句诗既是对个人经历的总结,也是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反思。
颈联“青山古寺疏钟晚,红叶孤村急杵秋。”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凉的画面。傍晚时分,古寺传来稀疏的钟声,映衬着远处山色,而红叶飘落的孤村中,急促的捣衣声在秋风中回荡。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深沉、幽远的意境,同时也暗含着诗人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怀念。
尾联“早晚床头新酒熟,莫辞来此共淹留。”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邀请与期待。他希望友人能早日前来,共同品尝新酿的美酒,共享此刻的宁静与欢愉。这一愿望既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未来相聚时刻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经历、自然景色以及对友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