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王给事(其一)

君家临大河,龙门仅数武。

生长飞浮山,耕牧安瘠土。

西河溯遗风,咏歌三百五。

小序乃国史,得失于焉取。

周南本根地,厥惟夏阳古。

太姒窈窕姿,宫人所歌舞。

洋洋雎鸠篇,房中以为祖。

君诗兼风雅,哀乐有规矩。

后妃与琴瑟,文王与钟鼓。

文母墟墓存,再拜以依怙。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创作的《赠王给事》其一,通过描绘王给事家族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承,展现了对王给事个人才华的赞誉以及对其家族深厚文化底蕴的敬仰。

首句“君家临大河,龙门仅数武”,开篇即点出王给事家族所处地理位置的优越,大河之畔,龙门之侧,暗示着家族的显赫与历史的深远。接着“生长飞浮山,耕牧安瘠土”两句,描绘了家族成员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状态,既体现了勤劳朴实的生活态度,也暗含着对家族世代相传的农耕文化的尊重。

“西河溯遗风,咏歌三百五”则进一步强调了家族的文化底蕴,追溯到古代的音乐与诗歌传统,表明家族不仅在物质层面有所成就,在精神文化上也有深厚的积累。其中“三百五”可能是指《诗经》的篇目数量,象征着家族文化的丰富与博大。

“小序乃国史,得失于焉取”一句,借用了《诗经》每篇前的小序来比喻家族的历史记录,强调家族历史的完整性和重要性,从中可以获取家族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

“周南本根地,厥惟夏阳古”通过引用周南之地作为家族文化的源头,进一步强化了家族与古老文化的联系,暗示家族文化源远流长。

“太姒窈窕姿,宫人所歌舞”这一句,通过描述太姒(周文王之妻)的美丽形象及其在宫廷中的歌舞活动,象征着家族中女性成员的优雅与才华,同时也反映了家族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洋洋雎鸠篇,房中以为祖”引用《诗经·关雎》中的篇章,将其视为家族文化的根基,强调了家族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传承的重要性。

最后,“君诗兼风雅,哀乐有规矩”是对王给事个人才华的高度评价,指出其作品兼具风雅之美,情感表达既有哀伤也有欢乐,且遵循一定的艺术规则和道德准则。

“后妃与琴瑟,文王与钟鼓”通过类比,将王给事与古代帝王后妃的关系进行联想,进一步赞美其在家族文化传承中的重要角色。

“文母墟墓存,再拜以依怙”表达了对家族先人的尊敬与怀念,强调了家族文化的连续性和对祖先智慧的继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王给事家族历史、文化、个人才华的描绘,展现了对家族文化的高度赞扬和对家族成员个人成就的肯定,同时也蕴含了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家族传承的重视。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赠王给事(其二)

合阳诗大宗,苏武开其始。

西京十九篇,丽则同芳轨。

文质何相宣,汉风此尽美。

君如清庙瑟,唱叹得遗旨。

太音在朱弦,神明所张弛。

五言变风雅,乐府亦驱使。

河华气所生,子卿共乡里。

元精得太素,刚厉岳灵似。

神胡一赑屃,洪流为披靡。

手荡龙门开,二山忽分峙。

太华以四方,削成苦如砥。

君从白帝求,混茫得斯理。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赠王给事(其三)

读书芝阳山,子长祠在侧。

土高风淳朴,大文以为则。

灏气接周秦,含弘复金德。

治水临沱潜,七年蠲寝食。

忧旱索鬼神,五行哀失职。

奉圭祀孔虔,孳孳以稼穑。

汉江与争命,蛟龙戢其翼。

身为淇园楗,决口于焉塞。

上帝悯精诚,胼胝为沟洫。

微官免为鱼,成功告禹稷。

平生河渠书,至此得尽力。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赠王给事(其四)

治行以循良,厥为天下最。

徵拜居黄门,直言无内外。

奉使日南来,咨询惟利害。

执辔当市门,殷勤驻旌旆。

求贤得彼姝,片言若龟贝。

下问何温恭,小心事耆艾。

好学以无倦,所书溢鞶带。

富有非文章,日新乃光大。

持节还承明,喉舌帝所赖。

北斗一斟酌,元气以滂沛。

形式: 古风 押[泰]韵

梅花村作

路从卖酒田,乃至梅花村。

罗浮梅大宗,太古多遗根。

纷纷诸岩谷,红白皆子孙。

蔽亏玉女峰,含吐扶桑暾。

依依绿毛鸟,朝夕相寒暄。

白名曰么凤,啾嘈似有言。

团团以相抱,首尾无一存。

倒挂以自娱,雌雄情何敦。

氤氲两翅间,一一梅花魂。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