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八咏(其一)藏书屋

牙签缥带满堂垂,未许沂公独擅奇。

请俸写来还自校,借人看去岂为痴。

晴窗露展虞生蠹,净几潜披矢下帷。

培养真成济时具,又将馀力教家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明朝诗人史鉴在藏书屋中与书籍相伴的生活场景。首句“牙签缥带满堂垂”生动地展现了藏书屋内书籍林立、排列整齐的景象,仿佛每本书都挂着一条飘逸的丝带,充满了书香气息。接着,“未许沂公独擅奇”一句,以沂公(可能指古代某位著名的藏书家)为例,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藏书之丰富和质量的自信,暗示自己与古人并驾齐驱。

“请俸写来还自校,借人看去岂为痴”两句,体现了诗人对书籍的珍视与严谨的态度。他不仅亲自抄录书籍,还仔细校对,即使借给他人阅读,也非出于愚痴,而是乐于分享知识,传播学问。这种态度展现了诗人对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责任感。

“晴窗露展虞生蠹,净几潜披矢下帷”描绘了诗人利用晴朗的窗户光线阅读的情景,以及他在清净的书桌前专心致志地学习、研究的场景。这里运用了“虞生蠹”的典故,形象地说明了书籍在适宜的环境下能够更好地保存与传承。

最后,“培养真成济时具,又将馀力教家儿”点明了诗人的目标不仅仅是个人的学术追求,更是为了社会的需要和后代的教育。他通过培养自己的学识,最终是为了能够贡献于时代,同时也不忘教导家人,传承知识与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书籍的热爱、对知识的尊重以及对后世的关怀,体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人文精神。

收录诗词(585)

史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字:明古
  • 号:西村
  • 籍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
  • 生卒年:1434—1496

相关古诗词

西园八咏(其二)洗砚池

试携宫砚洗洄澜,渍墨淋漓最可观。

龙尾蘸波玄玉净,马肝浮水紫云寒。

风飘科斗文难定,月射方诸湿未乾。

头白上卿临帖罢,又书封事献金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西园八咏(其三)松苍轩

长松户外郁苍苍,卷幔蛟龙势欲翔。

韩起曾经誉嘉树,召公今又憩甘棠。

风生隐几聊闻籁,雨后呼童试采肪。

君子由来善居室,吾乡亦有岁寒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西园八咏(其四)牡丹圃

内家丛里许分移,富贵应为造化私。

承露玉杯和月冷,惜春罗幄护风吹。

紫台姓魏犹循故,红萼名鞓似较奇。

一自旬宣江汉后,花开多不在家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西园八咏(其五)陇头云

陇头云气如车盖,变化油然去复留。

起处四方沾润泽,乘时六合可浮游。

风吹度影迷亲舍,日映成文捧御楼。

楚水秦山千万里,停车北望思悠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