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稽首文殊师,昔为七佛祖。
尝发大悲愿,广度诸有情。
念彼东北方,是为清凉境。
龙神五百俱,眷属万菩萨。
设化于此土,示现无量光。
闻者叹希有,何况目所见。
我于曩劫中,曾种种供养。
今复得亲近,瞻睹异于常。
念无始劫来,有尘沙数罪。
一获光明相,释然尽消灭。
又念诸众生,与我同体性。
乘此胜妙力,离苦愁解脱。
我今永归依,敬礼发弘誓。
愿尽未来际,常居佛会中。
一闻微妙音,即證无上道。
十方虚空界,一切诸有情。
尽愿同我心,速悟无生忍。
这首宋朝钱盖的偈诗,以虔诚和崇敬的口吻表达了对文殊师尊的礼拜和对自己修行之路的感悟。诗人首先追溯文殊师的崇高地位,他是七佛之祖,曾发大悲愿普度众生。接着,诗人将目光投向东北方的清凉境界,描绘了龙神和众多菩萨的庄严景象,暗示佛法在此地的广大影响。
诗人感慨自己过去曾对文殊师及佛法有所供养,如今得以亲近,感受到超越常态的智慧光芒。他反思自己的罪业,认为一旦得到佛光的照耀,一切罪障皆可消解。同时,诗人认识到众生与自己本为一体,佛法的力量能帮助他们脱离苦海。
最后,诗人立下宏愿,愿在未来的无尽时光里,常居佛会,聆听佛法的微妙声音,以此证得无上的觉悟。他还祈愿所有众生都能共享他的心志,迅速领悟无生之忍,达到解脱的境地。整首诗情感深沉,充满了对佛法的向往和对众生的慈悲,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佛教信仰。
不详
天台多胜概,落日乱山青。
不似三峰好,楼台入翠屏。
马前山色连天起,竹外溪声动地来。
试过溪桥访山寺,清风为我拂尘埃。
凡骨何年蜕洞岩,真龙肯向此中蟠。
料应夜半凌空去,雷震千山风雨寒。
项羽天资自不仁,那堪亚父作谋臣。
鸿门若遂樽前计,又一商君又一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