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阻雨二首(其一)

深泥漫漫污后土,长安闭门三日雨。

顽云不动风伯愁,飞电更相雷师怒。

阳乌力弱不自持,天漏已宽无石补。

麦蛾禾耳不足忧,当念为鱼救无禹。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翻译

厚厚的烂泥覆盖着大地,长安城连续三天大雨不停。
乌云凝固不动,风神感到忧虑,闪电雷鸣更是愤怒交加。
太阳失去了力量,无法抵挡,天空漏洞虽大,却没有石头可以修补。
麦蛾和稻谷的损失无需太过担忧,应当关心的是如何像大禹一样拯救陷入困境的人们。

注释

深泥:深厚的烂泥。
后土:古代对大地的称呼。
顽云:凝固不动的乌云。
风伯:风神的别称。
阳乌:指太阳。
天漏:比喻天空的漏洞。
麦蛾:麦子上的虫害。
禾耳:稻谷的别称。
禹:古代著名治水英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持续的阴雨天气给京城带来的影响,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问题。开篇“深泥漫漫污后土”表明泥泞遍布,环境脏乱;“长安闭门三日雨”则展示出长安城因连绵大雨而关闭城门,这种景象给人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接着,“顽云不动风伯愁”写出了天气的阴沉与静止,似乎连风都感到忧虑;“飞电更相雷师怒”则形容了雷声如同雷公发怒,电闪雷鸣增添了一种紧张氛围。

诗人进一步描绘:“阳乌力弱不自持”,太阳的光芒被云层遮蔽,失去了本有的力量;“天漏已宽无石补”则是说时间在流逝,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岁月的消磨。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和无法挽回的感慨。

最后,“麦蛾禾耳不足忧”,麦子遭受了害虫的侵袭,这是农业灾害的一种;“当念为鱼救无禹”则是借用古代大禹治水的典故,表达诗人对于当前问题的无奈和渴望有英雄出现拯救民众。

整首诗通过对京城雨天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灾害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深刻的感悟。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到陈午憩小舍有任王二君子惠牡丹二盘皆绝品也是日风雨大寒明日作此诗呈希古

初来淮阳春已晚,下里数楹聊寝饭。

此邦花时人若狂,我初税驾游独懒。

任王二君真解事,来致两盘红紫烂。

天姝国艳照蔀屋,持供佛像安敢慢。

江湖逢春岂无花,格顽色贱皆可拣。

誓观中州燕赵态,一洗千里穷荒眼。

风波历尽还故郡,此愿谁知辄先满。

那知中夕忽凛烈,卧拥牛衣眠失旦。

名园泥淖安可入,坐惜残芳风雨散。

东邻夫子亦嗜酒,卧听午鸡方起盥。

晴明犹及一寓目,我老尚能挥大盏。

形式: 古风

卧闻风声

卧闻风声吹屋角,应扫积雨阴漫漫。

千山月黑鸟飞绝,一江星斗鱼龙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卧病读韦苏州诗呈无咎

闲官无吏课,未午省中归。

端居属微疾,偃卧度秋辉。

书帙纷几席,减谷亦清羸。

庭花败风雨,晚蝶弄馀姿。

怀公天津语,梦起江湖思。

高秋挟健橹,一与水神嬉。

上去触樯阈,奋飞有絷维。

令人惭髀肉,消尽定何为。

形式: 古风

周氏行

亭亭美人舟上立,周氏女儿年二十。

少时嫁得刺船郎,郎身如墨妾如霜。

嫁后妍媸谁复比,泪痕不及人前洗。

天寒守舵雨中立,风顺张帆夜深起。

百般辛苦心不惜,妾意私悲鉴中色。

不如江上两鹭鸶,飞去飞来一双白。

长淮杳杳接天浮,八月捣衣南国秋。

谩说鲤鱼能托信,祇应明月见人愁。

淮边少年知妾名,船头致酒邀妾倾。

贼儿恶少谩调笑,妾意视尔鸿毛轻。

白衫乌帽谁家子,妾一见之心欲死。

人间会合亦偶然,滩下求船忽相值。

郎情何似似春风,霭霭吹人心自融。

河中逢潬还成阻,潮到蓬山信不通。

百里同船不同枕,妾梦郎时郎正寝。

山头月落郎起归,沙边潮满妾船移。

郎似飞鸿不可留,妾如斜日水东流。

鸿飞水去两不顾,千古万古情悠悠。

情悠悠兮何处问,倒泻长淮洗难尽。

祇应化成淮上云,往来供作淮边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