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其六)

眼花落井眩双神,雪步迢迢见欲真。

澹墨画图横玉影,黄昏庭院倚阑人。

唾绒犹认窗间迹,啼粉空馀镜面尘。

消得黄金铸成屋,年年雪里贮芳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梅花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花的美丽与高洁。首句“眼花落井眩双神”,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诗人凝视梅花时的恍惚之感,仿佛梅花之美让人心醉神迷。接着,“雪步迢迢见欲真”则进一步渲染了梅花的洁白与高远,仿佛在雪地里漫步,才能真正领略到梅花的风骨。

“澹墨画图横玉影”一句,运用了水墨画的技法,将梅花的玉质之影描绘得淋漓尽致,既表现了梅花的清雅,也体现了画家的高超技艺。“黄昏庭院倚阑人”则将画面置于黄昏的庭院之中,一位女子倚靠栏杆,欣赏着这满园的梅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后半部分“唾绒犹认窗间迹,啼粉空馀镜面尘”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梅花凋零后的痕迹,虽然美丽不再,但那份曾经的芬芳与美丽却依然留在人们心中。“消得黄金铸成屋,年年雪里贮芳春”则是对梅花永恒魅力的赞颂,即使用黄金打造房屋也无法永久保存梅花的春天,唯有每年的雪中,梅花的芳香与美丽才能得以延续。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梅花的自然美,更蕴含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美好事物短暂而珍贵的感慨。

收录诗词(86)

明本(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朝僧人。俗姓孙,法号智觉,西天目山住持。从小喜欢佛事,稍通文墨就诵经不止,常伴灯诵到深夜。24岁赴天目山,受道于禅宗寺,白天劳作,夜晚孜孜不倦诵经学道,遂成高僧。仁宗曾赐号“广慧禅师”,并赐谥“普应国师”。憩止处曰幻住山房

  • 号:中峰
  • 籍贯:钱塘(今杭州)
  • 生卒年:1263—1323

相关古诗词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其七)

水中仙子镜中神,夜夜相携入梦真。

陇雁哀残埋玉地,朔风吹老弄蟾人。

寒添灞上双眉冻,愁压江南几屐尘。

雪里不嫌情味苦,一枝占断九州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其八)

横影伶仃似有神,半清浅处独呈真。

数枝冲澹晚唐句,一种孤高东晋人。

上苑清房谁耐雪,庐山玉峡肯蒙尘。

是中天趣那能识,惜被东风漏泄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其九)

梦来曾忆二郎神,花影愁端语最真。

月浸一庭寒水玉,梦惊孤枕断肠人。

不堪往事从头看,总欲新诗得句尘。

啄木敲门窥我醉,四山寂寂鸟啼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其十)

忆昔君平勘卜神,青衣应是日时真。

云开巫女多娇面,浴出杨妃一丽人。

竹叶杯浮苔砌月,豆荄灰暖纸窗尘。

惊春恐落群芳后,先到名园逐上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