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题捧盈图

劳劳牵世鞿,惘惘任年矢。

逝者夫如何,嗒焉信所止。

补牢计恐迟,鞭后乃其理。

知疲及昏卧,得醒向晨起。

兴至思或抽,小极急自弭。

展书销光阴,但取浅且旨。

既无甚解求,亦不竭目视。

量腹之容受,日可一合米。

抚肌恨如腊,得酒暂自喜。

撑拳学五禽,负剑弄稚子。

有杖不肯扶,跬步跛而履。

颏下看似雪,龈上都无齿。

精气潜耗尽,神爽诡支抵。

梁丽剧刓朽,此舍安可恃。

一旦厉风来,摧之适然耳。

此幸惟有心,能成即不毁。

百里半九十,前途日以迩。

羸老尚存全,造物不负尔。

所得固已盈,捧持岂敢弛。

常思善厥终,罔令爽其始。

素居过以丛,良友隔千里。

愿言各努力,同岑互为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兆洛的《自题捧盈图》,通过对自身衰老状态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以“劳劳牵世鞿,惘惘任年矢”开篇,形象地刻画了人生的忙碌与无奈,感叹时光流逝。接着,“逝者夫如何,嗒焉信所止”表达对生命终点的坦然接受,认为补救和警醒应尽早进行。

诗人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如读书、饮酒、锻炼身体,展现了即使在困顿中也力求保持活力的态度。他认识到自己的身体状况,但并不因此沮丧,反而强调精神力量的重要性:“此幸惟有心,能成即不毁。”他以“百里半九十”比喻人生最后阶段尤为关键,尽管身体衰弱,但仍要珍惜每一天,善始善终。

诗中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朋友的思念:“素居过以丛,良友隔千里”,希望朋友们都能共同努力,相互激励。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体现了诗人面对衰老的豁达与坚韧,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洞察。

收录诗词(21)

李兆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罗饭牛募驴图

得马塞翁顾亡兔,饭牛居士今募驴。

蹇驴区区几许直,一瓢乃用千夫舆。

前邪后许十数辈,数钱量米争纷拿。

大仙老驴真可笑,一毛不拔旁揶揄。

我呼红线剪囊纸,倒骑跛足云中趋。

销除博士卖驴券,回作渊明乞食图。

形式: 古风

偶作

神者生于无,以气相撑支。

当其互回薄,至声发空虚。风出土囊口,披林入嵚?。

喁于递响答,高下相参差。

悠然自鸣戛,亦复不自知。

委已适所值,无为问妍媸。

绘响效厥情,因神而存之。

断竹均以窍,斲木縆以丝。

长短刻分杪,清浊研渑淄。

揉弄日渐熟,造作日益滋。

情性有远近,僧爱随纷歧。

借气喉吭间,寻声神已非。

筝琵杂前陈,自谓古所无。

岂知爰居鸟,颇乏钟鼓思。

壶公一瓠中,日月与世殊。

时时出游戏,每令见者嗤。

形式: 古风

家心陔疲于津梁国

天涯渺难即,吾意其蹉跎。

江上无芙蓉,搴裳意云何。

吾子好筋骨,卅载历坎坷。

陆岂无虎狼,水岂无蛟鼍。

行行为谁驱,万里俯仰过。

讵云恃忠信,遂可轻风波。

放杖得小休,隐然契天和。

托宿在何许,前途尚陂陀。

造物劳以生,未死敢有他。

息阴谅非远,逝者亦已多。

仰视沧浪天,效彼劳者歌。

努力为我起,斯路幸不讹。

甘爱田父笑,毋为仆夫呵。

请借双行縢,以为安乐窝。

形式: 古风

楼居玩月偶成

岑楼乃面西,不知观月出。

但怪窗外山,皱文何历历。

倚栏夜向分,疲极暂偃息。

梦破五更寒,满楼映虚白。

呼童急开牖,当檐挂圆璧。

清气洒襟怀,皎月侵床席。

半轮渐衔山,须臾尽倾没。

遥天空明际,四山已如墨。

佳景不可留,难得良易失。

长笛忽一声,唤起东方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