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曾世亨兵备赴蜀

九秋三峡道,万里一舟孤。

夜渡剑门月,波光摇湛卢。

诗论青冢恨,恩返绿林逋。

岁晚东来使,梅花肯寄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边贡所作的《送曾世亨兵备赴蜀》。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远赴蜀地的情景,充满了离愁别绪与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首句“九秋三峡道”,以“九秋”点明季节,即深秋时节;“三峡道”则暗示了友人将要经过的艰难险阻之地,营造出一种壮阔而略带悲凉的氛围。接下来“万里一舟孤”,进一步强调了旅途的遥远与孤独,一叶扁舟在万里的江面上显得格外渺小,形象地表达了友人独自远行的孤独感。

“夜渡剑门月,波光摇湛卢”两句,描绘了夜晚渡过剑门关时的景象。剑门关是蜀道上的险要之处,夜晚渡过时,月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仿佛映照着湛卢宝剑的光芒,既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寓意着友人即将面对的挑战与荣耀。

“诗论青冢恨,恩返绿林逋”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美好祝愿。“青冢恨”源自王昭君的故事,比喻友人远行的遗憾与思念;“绿林逋”则是对友人品格的赞美,希望他能像隐士一样保持高洁的品质。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友人未来命运的担忧。

最后,“岁晚东来使,梅花肯寄无?”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关切与期待。岁末年初,诗人想象着友人归来时,是否能带来梅花作为报信之物,既是对友人平安归来的期盼,也是对友情长久不变的期许。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用典,展现了送别场景中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人旅途安全与未来生活的深深挂念。

收录诗词(1453)

边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市)
  • 生卒年:1476 ~1532

相关古诗词

夜中不寐登楼有怀

远漏连疏柝,山空夜寂寥。

地看乡土隔,书寄美人遥。

海气含春色,江云入斗杓。

泺源桥上柳,应有拂阑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送黄北川赴京

黄子黄门客,青春上国行。

风尘遥入望,边塞独关情。

捧日双龙阙,看云五凤城。

怀中有短疏,知欲请长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夜访朱应辰

启閤悬灯坐,霜天夜转幽。

居然剡溪兴,何异竹林游。

水落江鸿去,城孤海月流。

重逢好相忆,红蓼白门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寄吊松江周翁

不见南溪老,苍茫二十秋。

浦云空北望,江水自东流。

已化辽阳鹤,犹疑海畔鸥。

存亡一掬泪,何日洒林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