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皋羽

依依莲社客,斗酒共相酬。

臭味语中得,荣名杯上浮。

世情馀百变,吾道合千秋。

肯信张平子,穷居但四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莲社中的朋友们依依不舍,举杯对饮以示友情。
在交谈中我们找到了共同的兴趣,荣誉在酒杯中浮起。
世间情态变化无常,而我们的道义却永恒不变。
谁能相信像张衡这样的贤者,在贫穷的生活中只有四件忧虑之事。

注释

依依:形容朋友之间亲密不舍。
莲社:古代文人雅集的社团,如莲社。
客:客人,这里指莲社的朋友。
斗酒:大杯的酒。
相酬:相互敬酒。
臭味:气味,这里比喻志趣相投。
语中得:在言语中找到共鸣。
荣名:荣耀的名声。
杯上浮:在酒杯上象征性地升起。
世情:世俗的情感和情况。
馀百变:变化多端。
吾道:我们的道路,指道德或理想。
合千秋:永远适用,流传千年。
肯信:肯否相信。
张平子:张衡,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和文学家。
穷居:贫困的生活。
四愁:四种忧虑,可能指生活中的困难和忧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情趣。"依依莲社客,斗酒共相酬"两句表达了与朋友在荷花丛中饮酒作乐的情景,通过“依依”二字传递出一种悠闲自得的情绪,而“斗酒”则显示出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

接着的"臭味语中得,荣名杯上浮",诗人借着对美食和饮酒的享受,表达了对现世功名利禄的超然。这里的“臭味”指的是佳肴美酒,而“荣名”则是指那些在世间被看重的名誉与地位。诗人似乎在说,即便是在饮食中寻得真趣,也远不如心中的自得其乐。

"世情馀百变,吾道合千秋"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洞察以及自己内心坚持的信念。这里的“世情”指的是世间的种种变化,而“我之所道”则是诗人内心不随外界动摇的准则,这份坚守被比喻为长久如千秋。

最后,“肯信张平子,穷居但四愁”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信任以及对于贫穷生活的态度。这里的“张平子”可能是诗人的亲友或知己,而“穷居”则展示出即便是在物质上的匮乏,也只有四种忧愁,即使在困顿之中,内心依旧坦然。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饮食、自然和人际关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04)

方凤(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名景山。宋末恩授容州文学,入元不仕。善为古今诗,不缘雕琢,体裁纯密,自成一家。有《存雅堂稿》等

  • 字:韶卿(韶父)
  • 号:岩南
  • 籍贯:宋元间婺州浦江
  • 生卒年:1240—1321

相关古诗词

和张子良

寤寐溪山好,相过不厌频。

诗留曾宿客,月照乍归人。

率尔呼盘粲,凭谁辨主宾。

未须陈咫尺,高谊总秋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咏霜叶寄皋羽善父

秋尽吴江道,丹枫树树奇。

叶为诗者色,霜乃画之师。

望似醉乡近,疑犹花事迟。

停云俄在念,倚杖未归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冒雨渡浦阳江

痴云千顷压江堧,寂寂篮舆破午烟。

树杪楼台看近郭,渡头波浪忽滔天。

舟依曲港难回楫,径转高陵每得筌。

谁向龙山誇海国,一声铁笛女墙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客有问金华胜游者以诗叙其概

赤松上下雨霏微,八咏楼头重拂衣。

西港晴来汀草长,北岩幽处洞泉飞。

风敲定磬鹿春过,月满丹台鹤夜归。

历览因知古词客,盛誇云梦未全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