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由将赴南都,与余会宿于逍遥堂,作两绝句,读之殆不可为怀,因和其诗以自解。余观子由,自少旷达,天资近道,又得至人养生长年之诀,而余亦窃闻其一二。以为今者宦游相别之日浅,而异时退休相从之日长,既以自解,且以慰子由云(其二)

但令朱雀长金花,此别还同一转车。

五百年间谁复在?会看铜狄两咨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翻译

只要朱雀永远繁花似锦,这次离别就像乘坐不同的车次。
在这漫长的五百年里,又有谁还能存在?届时只能对着铜狄雕像感叹不已。

注释

朱雀:古代神话中的神鸟,象征南方或皇宫,这里指代美好的景象。
长金花:形容朱雀地区长久保持繁荣和美丽。
此别:这次分别。
同一转车:比喻两人虽然分离,但命运相似或处境类似。
五百年间:极言时间之长。
谁复在:还有谁能够留存。
会看:将会看到。
铜狄:古代的一种雕塑,可能指的是历史遗迹或纪念物。
两咨嗟:两声叹息,表示感慨和怀念。

鉴赏

此诗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诗中“但令朱雀长金花, 此别还同一转车”两句,通过对比手中的象棋和即将分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深厚且难以割舍的情感。朱雀指的是棋子,金花可能指的是逍遥堂内的装饰或自然景观,而“一转车”则是比喻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五百年间谁复在?会看铜狄两咨嗟。”这两句诗深刻地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个人渺小、人事变迁的感慨。铜狄可能指古代遗留下来的器物,两咨嗟则是形容人们在面对这些遗迹时产生的叹息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苏轼与友人的临别赠言,以及他个人的感悟,传达了对人生无常、友情弥久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体会。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留题石经院三首(其一)

葱茜门前路,行穿翠密中。

却来堂上看,岩谷意无穷。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留题石经院三首(其二)

夭矫庭中桧,枯枝鹊踏消。

瘦皮缠鹤骨,高顶转龙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萧]韵

留题石经院三首(其三)

窈窕山头井,潜通伏涧清。

欲知深几许,听放辘轳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过云龙山人张天骥

郊原雨初足,风日清且好。

病守亦欣然,肩舆白门道。

荒田咽蛩蚓,村巷悬梨枣。

下有幽人居,闭门空雀噪。

西风高正厉,落叶纷可扫。

孤童卧斜日,病马放秋草。

墟里通有无,垣墙任摧倒。

君家本冠盖,丝竹闹邻保。

脱身声利中,道德自濯澡。

躬耕抱羸疾,奉养百岁老。

诗书膏吻颊,菽水媚翁媪。

饥寒天随子,杞菊自撷芼。

慈孝董邵南,鸡狗相乳抱。

吾生如寄耳,归计失不早。

故山岂敢忘,但恐迫华皓。

从君好种秫,斗酒时自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