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寒溪访陶桓公手植桂用少陵古柏行韵

团团月照西山石,下有古桂高千尺。

参天黛色欺老松,拔地苍柯傲贞柏。

幽崖晚绽金粟香,密径朝涵玉露白。

长留人世阅兴亡,历尽沧桑谁护惜。

陶公昔日镇江东,澄清江表生英风。

坐踞胡床发啸咏,行携仙友娱晴空。

晓波近挹樊口水,疏林俯瞰吴王宫。

直与鹫峰现法界,疑蹑蟾窟非人功。

吁嗟人往名已重,太息偏安谋不用。

百回运甓费辛勤,两翼冲霄谁纵送。

春华枉自集甹蜂,秋实何曾喂丹凤。

祇馀过客任攀条,遗植于今说隆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范轼的《武昌寒溪访陶桓公手植桂用少陵古柏行韵》描绘了一幅月夜西山的景象,月光洒在古老的桂树上,树高千尺,翠色参天,与周围的松柏形成鲜明对比。夜晚,桂树散发出金粟般的香气,早晨则沐浴着洁白的露水,显得生机勃勃。诗人借此景寓言,感叹历史的沧桑变迁,尽管陶公当年在此地显赫一时,但如今人事已非,他的功业和理想并未得到充分实现。

诗中提到陶公(陶侃)镇守江东,豪情壮志,啸咏天地,与仙友共游,显示出其不凡的气概。他还曾亲近自然,如樊口水边、吴王宫旁,其身影仿佛与鹫峰法界相融,令人惊叹。然而,诗人心中充满感慨,认为陶公的才略未能得到充分施展,他的抱负未能实现,如同春花吸引蜜蜂却无人享用,秋实也无法滋养凤凰。

最后,诗人感慨万千,只有过客还能攀折桂枝,而陶公的遗志和桂树本身,成为了后人谈论的话题。整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沉思考,以及对英雄未竟事业的惋惜。

收录诗词(9)

范轼(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七夕

山居旅宦惊重七,薄雨新晴月上微。

人病秋来偏冷早,天低河隐欲星稀。

亲朋骨肉官为寄,牛女恩情梦也非。

百岁良宵浑似此,挑镫洗足坐忘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秋夜遇雨无月有怀林赞虞侍郎率占留别

忧时病逆旅,况乃秋雨中。

寒镫对孤帐,蓦然思令公。

神采特高发,黄鹤翔云空。

俯视尽尘壒,啾啾争草虫。

嫉俗与爱国,枘凿难两容。

救民出水火,老臣有愚忠。

今宵虽无月,圆明会相逢。

秋雨阻行客,明朝趁晴风。

此去频北望,马首愿早东。

形式: 古风

遣兴

老屋三间水作邻,豆花香里寄閒身。

枝巅鸟立全忘险,萍底鱼游乐避人。

随意观书僮贯检,无心得句客言神。

有时小步庄溪外,十里塘苗雨后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白果铺

幽景娱心目,秋怀水一方。

乱峰鸦背雨,红叶马蹄霜。

招隐新茅屋,寻诗古锦囊。

蛮山自堪爱,未觉客程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