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六十三首(其三十二)

经入藏,禅归海。

未足衲僧亲道底,拂袖前行归去来,击碎重关门大启。

长安夜夜家家月,几处笙歌几处愁。

形式: 偈颂

翻译

已经深入藏地修行,禅意归于大海。
并未满足于僧侣间的亲近,挥袖离开,返回原路,用力推开重重的大门。
长安城每晚月光皎洁,何处歌舞升平,何处又弥漫着忧愁。

注释

经:佛教经典。
入藏:进入西藏进行修行。
禅:禅宗。
归:回归。
海:大海,象征深远的内心世界。
衲僧:穿衲衣的僧人,指僧侣。
亲道底:真正理解佛法。
拂袖:挥动衣袖,表示决绝或离去。
击碎:用力推开。
重关:厚重的大门。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代指繁华之地。
夜夜:每晚。
家家月:家家户户的月光。
笙歌:笙箫音乐和歌唱。
愁:忧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道宁的作品,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禅宗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态度。"经入藏,禅归海"描绘了僧人深入佛法经藏而后回归海洋般的广阔心境,暗示了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领悟。"未足衲僧亲道底"表明修行者认为仅凭理论学习还不够,需要亲身实践去体验佛法真谛。

"拂袖前行归去来"形象地展示了僧人决然离去的姿态,可能是指放下尘世束缚,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击碎重关门大启"则象征着打破旧我,开启新的心灵之门,寓意着修行过程中的顿悟与解脱。

最后两句"长安夜夜家家月,几处笙歌几处愁"以长安城的月夜景象为背景,通过对比笙歌欢庆与人们的忧愁,揭示出世间繁华背后的无常与苦涩,体现了禅宗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洞察。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禅宗的修行体验和对世间万象的观照,富有哲理性和象征性。

收录诗词(153)

释道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六十三首(其三十一)

遍界不曾藏,通身无影像。

相逢莫讶太愚痴,旷劫至今无伎俩。

无伎俩,少人知。

大体还他肌骨好,何须照镜画娥眉。

形式: 偈颂

偈六十三首(其三十)

浩浩尘中,善能垂手。悲智冥符,古今希有。

深入总持门,气宇冲斗牛。

目连鹙子,攒眉妙德,空生缄口。

一句无私,扫际窠臼。

形式: 偈颂

偈六十三首(其二十九)

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南山叆叇生云,北山滂沱下雨。

通身是口,阿师比拟。徒誇唇觜,把定放行。

目前火急便还家,莫认殊乡为故里。

官不容针,私通车马。幸对人天,何妨诘问。

形式: 偈颂

偈六十三首(其二十八)

乾坤之内,宇宙之中。高悬舜日,大扇尧风。

祝一人之寿算,祈万世之穹隆。

唯吾家佛子受赐颇多,物外优游凭何祝。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