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藏岩

玉棺插遍两岩傍,石罅开如小洞房。

鍊就阳魂归紫府,空馀灵骨此中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幽静的画面,通过“玉棺”、“两岩”、“石罅”、“小洞房”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深邃的氛围。诗中的“玉棺”暗示着逝去的生命与永恒的宁静,“两岩傍”则勾勒出山岩环绕的环境,增添了几分自然的壮丽。“石罅开如小洞房”,将岩石的裂缝比喻为小巧的洞穴,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接下来的“鍊就阳魂归紫府”,运用了炼丹术的隐喻,象征着生命的转化与升华,阳魂归于紫府,寓意灵魂的最终归宿,充满了哲学意味和宗教色彩。最后,“空馀灵骨此中藏”,点明了生命虽逝,但灵魂或精神依然存在,寄寓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宇宙、生命和存在的独特感悟,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思。

收录诗词(1653)

李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字:伯纪
  • 号:梁溪先生
  • 生卒年:1083年-1140年2月5日

相关古诗词

仙迹石

当年天姥戏溪边,二石遗踪膝宛然。

却笑茂陵缑氏迹,只凭方士口中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大小二廪石

仙家何事亦赢粮,廪石团团峙道傍。

应驾斑龙耕紫石,深储芝玉廪中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鼓楼岩

洞天击鼓集群仙,石作高楼锁翠烟。

万籁不鸣霜月晓,鼕鼕犹听鼓声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丹灶

金鼎丹成透碧天,尚留丹灶在层巅。

一丸五色光腾夜,乞取从教作散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