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芦寺

越舶吴商倚万桡,绀园金刹起中宵。

鱼龙听法多因雨,江海归心每上潮。

林黑夜深灯影白,川平天阔梵声遥。

心知水怪俱调伏,惜取灵犀不用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长芦寺的静谧与庄严。首句“越舶吴商倚万桡”,以越地的船只和吴地的商人起笔,营造出繁忙的贸易景象,暗示着寺庙所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接着,“绀园金刹起中宵”一句,将视线转向寺庙本身,夜色中的绀园与金刹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庄严,展现出寺庙的神圣与超凡脱俗。

“鱼龙听法多因雨,江海归心每上潮。”这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鱼龙人格化,它们在雨中聆听佛法,江海的潮水也似乎带着归心之意,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佛法的向往和追求。这种自然与人类心灵的和谐共融,体现了诗人对佛法深邃内涵的理解和赞美。

“林黑夜深灯影白,川平天阔梵声遥。”进一步描绘了夜晚寺庙周围的环境,林间的黑暗与灯光的明亮形成对比,川面的平静与天空的广阔则衬托出梵音的悠远与深邃,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最后,“心知水怪俱调伏,惜取灵犀不用烧。”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佛法智慧的深刻领悟,认为通过佛法的力量,无论是水中之怪还是人心的烦恼都能被调伏,强调了珍惜内心的灵性,不必依赖外在的物质手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长芦寺及其所在环境的庄严与神秘,以及佛法对人心的深远影响。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句(其一)

寒食年年必上公。

形式: 押[东]韵

句(其三)

泻汤夺得茶三昧,觅诗还窥诗一斑。

形式: 押[删]韵

句(其四)

山形雄北固,江势逼东渐。

形式:

句(其七)

秋高千里月,暮景一帆风。

形式: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