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游张内史园饮酒醉卧既寤日已夕矣偶题口号

空园花色暗,云卧不知醒。

松风洒面忽惊起,夕阳照见西山亭。

遥看群鸟飞孤屿,无数蝉声吊残暑。

解酲何惜整新杯,散发行吟自归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午后诗人独自游园饮酒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空园花色暗”,以暗淡的花色渲染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仿佛整个园子都沉浸在午后慵懒的时光中。接着“云卧不知醒”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将诗人比作在云端沉睡的云朵,生动地表现了他悠然自得的状态。

“松风洒面忽惊起,夕阳照见西山亭”两句,通过松风和夕阳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从梦中惊醒,被自然界的美好所唤醒的瞬间。松风轻拂,夕阳映照,不仅为画面增添了动态美,也赋予了情感上的温暖与希望。

“遥看群鸟飞孤屿,无数蝉声吊残暑”则进一步描绘了夏日傍晚的景象。群鸟在孤岛上飞翔,蝉鸣声此起彼伏,似乎在为炎热的夏季唱响最后的挽歌。这一场景既有生机勃勃的活力,又蕴含着对季节更替的感慨。

最后,“解酲何惜整新杯,散发行吟自归去”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豁达与自由。他不吝于再次举杯解酒,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自在,然后独自漫步,吟诵诗句,最终归去。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释放,也是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午后园中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以及在自然中寻得心灵慰藉的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20)

王嘉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任行人司行人,迁礼科给事中,累官布政史,官至四川参政,有《蓟丘集》

  • 字:伯俞
  • 号:弘岳
  • 籍贯:顺天(今北京市)
  • 生卒年:1586年

相关古诗词

杂兴寄山中人

十丈垂柳枝拂地,连城丰草莺啼乱。

空山一望少人行,潭水虚舟自舣岸。

山中伴侣久沈沦,奔走风尘愧此身。

山人定自长相忆,山鸟何时不向人。

形式: 古风

春夜篇

春江滟滟东流水,江上徐看月轮起。

天末青山隐若屏,摇金叠翠波光里。

波光斜映复斜飞,何处无兹明月辉。

既看北里青丝骑,复照南城锦字机。

南城北里遥相望,皎月明灯两相向。

宝树惟悬避恶香,兰堂半是流苏帐。

此时谁解怯春寒,此际谁怜春夜阑。

王孙笑作金丸掷,少妇疑将玉镜看。

呼酒垆头欢未巳,洗妆楼上梦应残。

只闻笛里关山月,不识人间行路难。

深闺别有相思苦,旧欢渺若河山阻。

一夜烟销鹦鹉洲,三春云断鸳鸯浦。

误人碧草徒自芳,受露红兰为谁吐。

一生一死人情见,半开半落桃花片。

不向青阳拟合欢,直须黄土追柔艳。

的的星河乍欲移,沈沈明月夜何其。

凭将塞上春归雁,却寄闺中尺素辞。

闺中尺素何所有,俛首自言离别久。

贱妾羞看故苑花,狂夫浪折青门柳。

即看花柳秋复春,那得容颜故复新。

锦衾剩有双飞燕,明镜惟馀一尺尘。

为问春流几时歇,为问春辉几时缺。

今宵才是可怜宵,此夜应名可怜月。

那堪寂寞可怜人,况复婆娑可怜节。

江水东流无尽时,江月年年照离别。

形式: 古风

自东山放舟西山循岩而行影与帆上下时时见苍松古梅点缀林壑波光杳杳无际自辰至午风稍横影复参差可爱颇忘其险即事有述

洞庭春色摇烟空,两山如带断复通。

吴舠惯剪巨浪出,旭日更照疏林红。

林端濛濛山翠袭,细蕊乔柯烂生色。

榜人歌起青芦中,山家吠犬朱樱侧。

回飙送影帆容与,远岫垂阴近峰仄。

由来震泽饶波浪,复此春游好风日。

主人且停杯,听我尊前歌。

此时有酒不厌少,此时看山不厌多。

但得两山长在眼,那愁万顷来风波。

春光可惜渺如许,卜居未定成蹉跎。

形式: 古风

雪湖老人墨梅

湘江水落零雨丝,罗浮遥遥梦难期。

华光一逝孤标绝,貌得寒梅第一枝。

肌肤绰约如冰雪,翠袖轻盈弄明月。

篱根竹外无人知,瘦影横波共清绝。

刘生刘生老弥壮,半幅轻绡传意匠。

剡溪美人襟抱奇,对此悠然得真赏。

披图飒飒生微风,春入寒岩雪渐融。

恍疑身向孤山道,十里林峦香雾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