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沈尹默所作的《浣溪沙》系列中的第三首。诗中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主人公的情感纠葛和春日里的孤寂之情。
"春恨来时理玉箫",开篇便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仿佛春天的到来带来了某种难以言说的遗憾或思念,诗人拿起玉箫,似乎想要借音乐来排解心中的愁绪。
"画楼烟罨柳条条",通过描绘画楼周围的烟雾缭绕和柳树依依,营造出一种迷离而幽深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迷茫与失落。
"不堪独上望舟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孤独,独自登上舟桥,眺望远方,这种景象无疑加重了他的情感负担,使得他无法承受这份孤独。
"依旧春山含笑靥,无花无酒也魂销",春山依旧,但没有花开也没有美酒,只有春山的笑容仿佛在嘲笑他的落寞,即使在这种美好的自然景色中,他也感到心神憔悴。
最后两句"此情如梦复如潮",将情感比喻为梦境和潮水,既表达了情感的复杂深沉,又暗示了它如同潮水般无法阻挡,强烈地冲击着诗人的内心世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通过主人公的行动和感受,传达出一种深深的春日愁绪,展现了诗人沈尹默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