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在姚江上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联“冻雨寒云岁月奔,扁舟去去又黄昏”,开篇即渲染出一种凄冷与匆忙的氛围。寒冷的雨滴与厚重的乌云交织在一起,仿佛时间也在快速流逝,诗人乘坐的小舟在江面上孤独地前行,直至夜幕降临。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喻了人生的短暂与不可逆转。
颔联“隔江梅绽知生意,近海潮平没烧痕”,转而描写江边的梅花在寒冷中绽放,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希望;而海面的潮水平静,似乎洗净了一切痕迹,寓意着心灵的净化与宁静。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对比,展现了生命的力量与自然的和谐。
颈联“讼狱无情犹可讯,闾阎多病不堪论”,则转向社会现实,表达了对社会不公与人民疾苦的关注。即使面对无情的法律纠纷,人们仍能寻求解决之道;然而,对于普通百姓的疾病与苦难,却难以找到有效的讨论与解决途径,流露出对社会问题的深切忧虑。
尾联“蹇予趋走嗟何补,刚免傍人议素飧”,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虽四处奔波,但对社会问题的解决作用微乎其微,只能避免成为他人议论的对象。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既表达了对自身能力的反思,也流露出对社会现状的无力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社会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社会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