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韬庵击竹山房见怀

雨洗花阶露洗苔,正当新月照经台。

山高岂定留三宿,地好何妨住百回。

胜友世间非苟得,奇峰天际忽飞来。

知君竹里门常闭,不是寻诗总不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恒的《答韬庵击竹山房见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首句“雨洗花阶露洗苔”以雨后的清新景象起笔,花阶洁净,苔藓润泽,展现了山居环境的幽雅。次句“正当新月照经台”点明时间,新月映照着佛寺的经台,营造出一种静谧的禅意氛围。

接下来,“山高岂定留三宿,地好何妨住百回”表达了对山居生活的向往和留连忘返之情,暗示了诗人对超脱尘世、隐逸生活的深深喜爱。诗人认为,即使山高路遥,只要有美景,就值得多次停留;即使朋友稀少,只要志同道合,也能成为知己。

“胜友世间非苟得,奇峰天际忽飞来”进一步强调了友情的珍贵和自然景色的惊喜,非寻常之交,如奇峰突现,令人欣喜。最后一句“知君竹里门常闭,不是寻诗总不开”则揭示了诗人生活的恬淡与专注,常常闭门谢客,专心于诗文创作,只有真正寻找诗意的人才会敲开他的竹篱小门。

整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寓言哲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隐逸生活的独特追求。

收录诗词(17)

清恒(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江晓发

古井烟飞玉带环,西风送我过淮关。

江南此去无他事,先看青青万垒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次韬庵见赠韵

年来事总学模糊,却喜登临兴未孤。

脚底但愁千嶂少,胸中翻怪一尘无。

难消结习冰藏壑,顿扫疑团雪见炉。

心迹惟君知我久,三年前写《退居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明妃冢

空恃朱颜惜饼金,独留遗恨到于今。

琵琶一曲和番泪,芳草千年望汉心。

自是美人多命薄,非关天子不恩深。

孤坟三尺丰碑在,环佩春风未易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菊花

萧疏几本是天留,洁白纯黄托地幽。

种者自知甘苦味,赏心不作绮罗秋。

一枝敢在霜前折,九日应从篱下收。

我有孀慈今鹤发,年年益寿向伊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