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燕台中秋追次旧游漫成九首(其一)

中秋节,记得在昭阳。

万顷水烟涵月影,孤村灯火照秋光。犹侍两高堂。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佳节在昭阳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夜的静谧与秋色的丰富。首句“中秋节,记得在昭阳”,开门见山地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昭阳二字仿佛带人步入了一个特定的空间,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

接着,“万顷水烟涵月影”一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中秋之夜的月影映射在万顷水面之上,水面上的月影与天上的明月相互辉映,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这里的“涵”字用得恰到好处,既表现了水面的广阔,又形象地描绘了月影的深邃与悠远。

“孤村灯火照秋光”则将视角转向了远处的村落,灯火在秋光中闪烁,为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温暖与生机。孤村二字,既突出了村落的独立与静谧,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最后,“犹侍两高堂”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父母的孝顺之情,以及在节日里不忘家庭责任的情感。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家庭伦理的价值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中秋之夜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和社会文化背景,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54)

许嗣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望江南.燕台中秋追次旧游漫成九首(其二)

中秋节,记得在邗关。

水榭涛翻银浪涌,画桥箫歇玉人寒。丙夜不曾还。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望江南.燕台中秋追次旧游漫成九首(其三)

中秋节,记得在金陵。

两岸水楼横夜笛,六街瓦塔闹秋灯。淡荡月三更。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望江南.燕台中秋追次旧游漫成九首(其四)

中秋节,记得在金阊。

石上歌丝风寂寂,舟中弦索月茫茫。虎阜到三塘。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望江南.燕台中秋追次旧游漫成九首(其五)

中秋节,记得在吴州。

漠漠钟催萧寺雨,濛濛雁送古城秋。丝竹绛纱留。

形式: 词牌: 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