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木落三湘雨后天,细泉飞瀑挂晴川。
疏篁影里箫声过,借问谁家上水船?
这首诗描绘了秋雨过后湘江边的清新景色。首句“木落三湘雨后天”,以“木落”点出秋季特征,雨后的天空显得格外清澈,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次句“细泉飞瀑挂晴川”,将细流与飞瀑巧妙结合,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晴朗的河川上挂着瀑布,既壮观又和谐。第三句“疏篁影里箫声过”,通过“疏篁”(稀疏的竹林)和“箫声”(悠扬的笛声),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场景,仿佛在竹林深处传来阵阵音乐,增添了几分神秘感。最后一句“借问谁家上水船?”以疑问的形式结束,引人遐想,似乎在询问那远处缓缓行驶的船只属于哪户人家,给画面增添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日湘江的独特魅力,充满了诗情画意。
不详
(dí)(一三○四~一三七七),绩溪。擅长隶书,博学广闻。曾任台州学正,后时艰不仕,隐居山中。入朝屡召不出,洪武十年(一三七七)终老于家。归隐时曾结庐为读书舍,其书斋取名“贞素斋”。著有《贞素斋集》、《北庄遗稿》等。《新元史》有传
日暮九疑矗矗,清湘万竹修修。
不管掀天风浪,孤鸾引凤船头。
生平不识大鄣山,历井扪参四十弯。
谁道仙家隔蓬岛?桃花流出在人间。
诘曲山蹊穿复斜,溪流浅碧漾寒沙。
山村乱后萧条甚,隐约疏林一两家。
独向南庄卧白云,远山点点入帘青。
半犁新雨孤村外,始听春禽第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