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新戒几曾参古德,死人不信有神仙。
蚊虻纵使皆成佛,鸡犬何修得上天。
这两句诗是由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刘克庄所创作,诗中蕴含深刻哲理。"新戒几曾参古德"表达了诗人对传统美德的追求与反思,而"死人不信有神仙"则流露出一种对超自然力量怀疑的态度。这两句既是对个人修养的自我要求,也隐含着对传统观念的一种批判。
接下来的"蚊虻纵使皆成佛,鸡犬何修得上天"则更深一步地探讨了道德修行与生灵平等的主题。蚊虻在这里象征着最微小、最不起眼的生物,而鸡犬则是家畜,通常被视为较低贱的存在。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质问,即便是最卑微的生命也能修炼成佛,那么更高级的生物,如鸡犬,它们又如何能够达到超脱尘世、升至天堂的境界呢?
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对生命公平与道德修行普遍性的深刻思考,反映出诗人对于宇宙和生命本质的哲学观察。通过这种批判性思维,刘克庄试图突破传统道德观念的束缚,探讨更为广泛的人生价值与存在意义。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君忆东湖不久归,我思陈迹恍难追。
殷勤为报莺花说,止有诗情似旧时。
旋挑野菜拾青梅,又向花边得暂陪。
各选一枝簪白发,明年知与阿谁来。
淡赏无烦羯鼓催,解鞍便可坐莓苔。
莫将花与杨妃比,能与三郎作祸胎。
忽忆联鞍过水西,重寻前约未参差。
祇愁人议风流罪,屡出看花数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