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菽水承颜尽所欢,传家风土占高寒。
力田桑梓供租了,孝弟读书事最难。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中国传统家庭的温馨画面。"菽水承颜"指的是以豆类和饮水来侍奉长辈,表达出对父母的敬爱和孝顺。"尽所欢"则强调了作者尽力满足父母的喜好,让家人和睦快乐。"传家风土占高寒"暗示了家庭所在之地环境清冷,但家族精神却如高山般坚韧。
接下来,诗人提到"力田桑梓供租了",意指通过辛勤耕作和经营桑树,为家族生计和缴纳赋税做出了贡献。这体现了古代中国农民的勤劳和责任感。然而,"孝弟读书事最难"一句,揭示了在那个时代,尽管农事繁重,但教育子女尤其是培养孝悌之德和读书识字的能力是最为困难的,这表达了诗人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视和对知识传承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展现了家庭生活的艰辛与温馨,也寓含了作者对传统美德的坚守和对后代教育的深思。
不详
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世祖至元初(约公元一二六四年)前后在世,年六十一岁。好读书,尤长于春秋;为文简,而有法。少辟中书省掾吏,亲老告归,隐居教授。中统起,为国史院编修寻擢监察御史,疏陈时政,多见赏纳。官至南台御史中丞。初著有《青崖集》五卷,《四库总目》非独以文章贵,又足补史阙。《元史》有传
袖里春风事蔼然,不争功利不争贤。
苏州一说天机在,南北无兵四十年。
不爱君家亿万赀,求师教子动京师。
春风丹桂三千尺,秀出十郎更两枝。
操艺逢时与命违,恬然心思不求知。
两魁文赋今仍在,正是诸孙堕泪碑。
河北兵尘拨不开,河南撑住数奇才。
郏城一死人争惜,不到褒忠庙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