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幽州图

代北屯兵盛,渔阳突骑精。

弃捐看异域,感激问苍生。

尚识榆关路,仍存汉郡名。

可怜成反拒,未见请横行。

先帝曾亲伐,斯人昔徯征。

大功危一跌,遗恨似平城。

往者干戈役,因之玉帛盟。

权宜缓中国,苟且就升平。

名号于今错,恩威自此轻。

奈何卑圣主,岂不负宗祊。

事有违经合,功难与浴评。

复雠宜百世,刷耻望诸卿。

封畛唐虞旧,氛祲渤碣清。

遗黎出涂炭,故老见簪缨。

寒谷青阳及,幽都日月明。

此怀如万一,高揖谢纵横。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题幽州图》。诗中描绘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首句“代北屯兵盛”,点明了幽州地区军事力量的强大。接着,“渔阳突骑精”进一步强调了这一地区的军事实力。诗人通过“弃捐看异域,感激问苍生”表达了对国家边疆安全的担忧,同时也对人民的生存状态表示关切。

“尚识榆关路,仍存汉郡名”两句,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暗示了对传统价值的坚守。接下来的“可怜成反拒,未见请横行”则表达了对战争策略和决策的质疑,以及对和平解决争端的渴望。

“往者干戈役,因之玉帛盟”两句,反映了历史上战争与和平的交替,以及外交手段在处理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权宜缓中国,苟且就升平”则揭示了在国家利益与道德原则之间做出选择时的复杂性。

“名号于今错,恩威自此轻”表达了对当前政治局面的不满,以及对过去正确决策的怀念。“奈何卑圣主,岂不负宗祊”则直接批评了统治者的决策失误,以及对国家和民族责任的忽视。

最后,“事有违经合,功难与浴评”强调了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评价的困难性。“复雠宜百世,刷耻望诸卿”表达了对复仇和洗雪耻辱的期待,以及对贤能之士的呼唤。“封畛唐虞旧,氛祲渤碣清”则寄托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遗黎出涂炭,故老见簪缨”描绘了人民从苦难中解脱,社会秩序得以恢复的景象。“寒谷青阳及,幽都日月明”象征着希望和光明的到来。“此怀如万一,高揖谢纵横”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实现的期待,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思,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问题的批判。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某往岁侍大人守丹阳粗知此郡之盛复戏成小诗呈子高

自古佳丽地,到今风物奇。

群山尽回抱,绿水止逶迤。

事体存都会,繁华盛昔时。

秋声雄鼓角,晓色乱旌旗。

楼观浑飞动,林峦互蔽亏。

子鹅留客饮,白纻送歌词。

太守贵如此,郎官清可知。

虚投射堂策,深恨著鞭迟。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淮上期庞十一不至

淮上称晨朝,晨光满丽谯。

有怀空怅望,无和独行谣。

水色全含鉴,林花半隐樵。

云烟平宿莽,鸥鸟破春苗。

野俗阳歌丽,游人白马骄。

先生惟寂寞,至乐亦逍遥。

洙泗风差远,川原景幸饶。

思君不得见,何以助箪瓢。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和府公二十韵

百草迎年茂,群花逼夏零。

天工感寥落,春事出丁宁。

皓月彫寒魄,鲜风结暖馨。

彩霞融缥缈,甘露洒清泠。

照坐千枝烛,摇空九子铃。

轻黄金缀缕,凝碧玉镌瓶。

烂漫辅鲛锦,缡褷聚鹤翎。

问名惊竞秀,变态骇流形。

钟美应成媪,储芳或景星。

意真乘澹泊,气淑倚娉娗。

净影临彫槛,疏音隔后庭。

瑶妃旦酣酒,玉女夜窥棂。

时世妆浓澹,朝云梦窈冥。

魂从攀处乱,醉任看馀酲。

禁籞曾迂幸,天歌独仰听。

一时矜绝出,众卉谢晶荧。

正尔生成巧,由来造化灵。

属词劳比兴,图象费丹青。

雨重碧油幕,灯昏云母屏。

谪仙才不世,激赏为君聆。

形式: 排律

同贡甫贺钱子飞兄弟

盛德淳熙耀,丰规振后昆。

降心徕俊杰,前席问黎元。

嘉会真千载,休声聚一门。

象贤俱秀出,济美并鸿鶱。

性复朱绳直,书曾玉露繁。

十年森气象,江海豁词源。

心伏惊诸老,名闻动至尊。

深严亲赐策,渊默静临轩。

明白朝廷制,丹青教化原。

屡闻呼万岁,争诵累千言。

宜有非常遇,谁嫌不次恩。

官仪推粉署,地望逼星垣。

令闻人人得,风流善善存。

春华照棠树,高韵溢篪埙。

义辱交游接,欢心抃笑烦。

空惭一枝小,当谢北溟鲲。

形式: 排律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