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出罗村

蛇矛捎云烟满溪,火光照山闻马嘶。

暴儿夜半打平寨,阳村岘头江路大。

梦中惊窜迷东西,十步九踣伤淤泥。

母号女哭不相顾,冥冥驱牛入山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夜出罗村》描绘了一幅紧张而悲凉的画面。首句“蛇矛捎云烟满溪”以生动的细节展现了战事的紧迫,长矛如蛇般在黑夜中穿梭,腾起的烟雾弥漫于溪边,暗示了战斗的激烈。次句“火光照山闻马嘶”进一步渲染了战场气氛,火光映照山峦,马匹的嘶鸣声穿透夜空,显示出战斗的动态和紧张。

接下来,“暴儿夜半打平寨”点明了战斗的时间和地点,"暴儿"可能指的是敌军或叛军,他们在深夜突袭村庄。“阳村岘头江路大”则交代了地理环境,阳村位于山脚下的江边,地势开阔,易于成为冲突焦点。

“梦中惊窜迷东西,十步九踣伤淤泥”描述了村民们在混乱中的逃亡情景,他们惊恐失措,跌跌撞撞,受伤累累,淤泥满身,画面凄惨。最后两句“母号女哭不相顾,冥冥驱牛入山去”揭示了家庭的离散与悲痛,母亲和女儿哭喊着,却只能顾不上彼此,绝望地驱赶着牛群逃向深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强烈的对比,展现了战争给普通百姓带来的巨大苦难,以及人们在生死存亡之际的无奈与悲凉。

收录诗词(2515)

刘崧(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曾郁文所藏山水小景

隔溪望见林间屋,沙溆阴阴俯群木。

溪流合处一桥孤,春雨来时万山绿。

江南此景真可怜,米家笔意谁能传。

却忆故庐珠浦上,短篱长系钓鱼船。

形式: 古风

庚子行

庚子二月廿四日欲午,日有重环大盈堵。

居民惊走妇女怪,不敢喧传到官府。

一环赤黑晕日角,三环侧连白光络。

白光贯日日色惨,阳乌塌翼愁冲薄。

念此日是太阳精,昏祲重重竟安作。

吾闻古有日重光,明帝得之汉道昌。

长安非近日岂远,仰视低头泪如泫。

形式: 古风

题春江送别图赠谢可用归宁都

我欲留君游武山,君不肯住从东还。

贡江盘回三百里,南望政在飞云间。

飞云岧峣蔚霞绮,似向金精洞前起。

老翁白发动春风,夜夜悲歌梦游子。

君从何时辞故家,江国飒沓愁风沙。

西里霜凋碧梧树,南国雨落青桃花。

知君惯作公侯客,五色文章振高翮。

南平江上一相逢,十日题诗楚王宅。

岂无东山屐,携子游云中。

锦袍飘然不可挽,惊雨夜逐南飞鸿。

江烟微茫江水绿,陈帝祠南树如簇。

画船东下双舻鸣,岸转沙回见林麓。

图画不可尽,送君从此归。

石苔已迷旧行迹,山色自满幽岩扉。

我登武山云,君弄贡江月。

重逢何处蹑飞仙,却望青天白云阙。

形式: 古风

赋澄江月送别

澄江江水清且深,明月下照愁人心。

浮澜浅浪惊不定,当空涌出千黄金。

此时使客宴高阁,坐爱流光入帘幕。

牛矶风定翠旗翻,蛟窟天寒宝珠落。

长洲菁菁杜若生,送君东下歌扬舲。

题诗若过旧游处,月色江声无限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