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堤柳

夹岸垂杨三百里,秪应图画最相宜。

自嫌流落西归疾,不见东风二月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两岸的垂柳绵延三百里,最适合画入画卷中。
我独自遗憾流落在外,归程太急,未能赶上春天二月的东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流年易逝的感慨。

“夹岸垂杨三百里”一句,以夹岸的垂杨作为开篇,渲染出了一片繁茂的柳林景象。这里的“夹岸”指的是两岸相夹,形成的一种地理环境,而“垂杨”则是春天特有的景色,它们轻柔地垂挂在岸边,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

“秪应图画最相宜”此句中,“秪应”指的是适宜或恰当,“图画”则是指绘画。这两者结合起来,就是说这般景色最适合用来作画,显得格外生动和传神。诗人通过这一描写,不仅赞美了眼前的自然美景,也颂扬了艺术的再现能力。

“自嫌流落西归疾”一句,“自嫌”表达了诗人的自我反省,“流落”则暗示了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西归疾"则是对归乡之心的渴望。这里的“疾”字用得好,它既可以解释为急切,也可理解为疾病,这里更多的是表达一种内心的迫切和不安。

最后,“不见东风二月时”一句,以时间的推移作为结束,"东风"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二月”则是春季的一个节点。这句话里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春光的留恋,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因时光流逝而生的哀愁。这里没有直接出现的“东风”,反而是一种缺失感,增添了一层诗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构建出一个既美丽又带有哀愁的情境。

收录诗词(492)

杜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字:牧之
  • 号:樊川居士
  •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公元803-约852年

相关古诗词

骕骦坂

荆州一万里,不如蒯易度。

仰首望飞鸣,伊人何异趣。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遇]韵

骕骦骏

瑶池罢游宴,良乐委尘沙。

遭遇不遭遇,盐车与鼓车。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黄州竹径斗

竹浊蟠小径,屈折斗蛇来。

三年得归去,知绕几千回。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寓言

暖风迟日柳初含,顾影看身又自惭。

何事明朝独惆怅,杏花时节在江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