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生山水画歌

画水不画湿,画山不画坚。

盈尺之纸数寸管,便有江湖万里天。

成生貌古心亦古,造化为工笔端取。

玄冬起雷夏造冰,翻手作云覆手雨。

岭外荒山与野水,自昔不闻传画史。

只画潇湘与洞庭,于今却在兵戈里。

翠峰碧嶂郁然来,病眼愁心次第开。

人家浦溆扁舟渡,何日真能到一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成生山水画歌》由宋代诗人徐俯所作,通过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成生山水画的独特魅力。

首先,诗中提到“画水不画湿,画山不画坚”,这反映了成生在绘画时的独到之处——他不拘泥于自然界的表面现象,而是通过笔触捕捉水的流动感和山的内在精神,展现出一种超越物质表象的艺术境界。

接着,“盈尺之纸数寸管,便有江湖万里天”这一句,形象地展现了成生在小小画纸上,通过几寸长的画笔,就能创造出广阔无垠的江湖景象,体现了画家高超的技艺和广阔的想象力。

“成生貌古心亦古,造化为工笔端取”则进一步赞扬了成生不仅在技艺上追求古朴,更在思想上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古老智慧,他的每一笔都仿佛是大自然本身在笔端的再现。

“玄冬起雷夏造冰,翻手作云覆手雨”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成生在绘画中能够随心所欲地创造各种气象,如同掌控自然一般,展现了其艺术创造力的无限可能。

“岭外荒山与野水,自昔不闻传画史”指出成生所画的题材多为偏远地区的荒山野水,这些在传统画史上较少被提及的场景,却在成生的笔下得到了生动的表现。

最后,“只画潇湘与洞庭,于今却在兵戈里”强调了成生的画作虽然主题多为宁静的自然景观,但它们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仿佛成为了一种心灵的避风港。

“翠峰碧嶂郁然来,病眼愁心次第开”表达了成生的画作对观者情感的影响,它能够治愈人心中的忧愁,带来心灵的慰藉。

“人家浦溆扁舟渡,何日真能到一回”则以具体的画面情景,寄托了诗人对于回归自然、寻求内心平静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成生山水画的描绘,不仅赞美了其艺术成就,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艺术以及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03)

徐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江西派著名诗人之一。自号东湖居士,后迁居德兴天门村。徐禧之子,黄庭坚之甥。因父死于国事,授通直郎,累官右谏议大夫。绍兴二年(1132),赐进士出身。三年,迁翰林学士,擢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官至参知政事。后以事提举洞霄宫。工诗词,著有《东湖集》,不传

  • 字:师川
  • 籍贯:原籍洪州分宁(江西修水县)
  • 生卒年:1075~1141

相关古诗词

次韵可师题于逢辰画山水二首(其一)

江汉踰千里,阴晴自一川。

故山黄叶下,梦境白鸥前。

巫峡常云雨,香炉旧紫烟。

布帆无恙在,速上钓鱼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可师题于逢辰画山水二首(其二)

席上浮三楚,毫端会百川。

名今大年亚,意古惠崇前。

竟日对秋色,无时散暝烟。

知君不浪语,一眼认归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单老画树石山水歌

老树笔间生,奇石笔下出。

浓淡高低远近山,阴晴朝暮烟云没。

漠漠江天杳杳空,不劳施力自然中。

便于沙际寻归路,却怪霜林叶不红。

形式: 古风

画虎行为吉州假守苏公作

昔日何人画于菟,君家独有他家无。

宣城老包骨已朽,纷纷俗子尚欢呼。

大虎蹲踞小虎戏,目光注射百步外。

名画多闻内府收,人间岂惜千金费。

巉巉岩岩谷中石,老树穹枝拂秋色。

锐头将军射不得,却挂江南使君壁。

林间一啸四山风,麇惊狐号鸟堕空。

不向南山随李广,只愁东海笑黄公。

忆昔余顽少小时,先生教诵荆公诗。

只今耆旧无新语,赖有庐山病可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