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春夜月.竹仙武陵寓书,谓素缘词债,当有偿矣。谱此以践夏初之约

乍来时,一帘斜月黄昏。

记取小语衣边,分赠与啼痕。

欲倩灵蛛写怨,怕蛛丝太弱,不织回文。

怪烛偏阑转,忽携黯省,各自含颦。

一团赪玉,明妆照水,天为谁春。

惜别帘笼,空自有、翠鹦凄语,分付愁人。

迢迢瘴岭,只梦中、曾见朝云。

问甚日,向灯前拥髻,拭伊粉泪,沾湿罗巾。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深情而幽怨的画面,以湘春夜月为背景,讲述了一段竹仙武陵寓书的情感故事。开篇以黄昏时分,一帘斜月营造出寂寥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与竹仙之间的情感纠葛。"记取小语衣边,分赠与啼痕",通过细节描写,展现出两人之间的亲密与情感交流,以及分离后的思念和哀伤。

接着,词人借"欲倩灵蛛写怨"表达内心的苦闷,但又担心"蛛丝太弱,不织回文",暗示了无法将情意完全传达的无奈。"怪烛偏阑转",灯光摇曳,更添离别之愁,两人都在独自承受着悲痛,"含颦"二字刻画出他们内心的痛苦。

"一团赪玉"形容女子的美貌,"明妆照水"则描绘出她的光彩照人,然而这份美丽却无人欣赏,因为"天为谁春",暗示了她内心的孤独和失落。"翠鹦凄语"进一步渲染了寂寞的气氛,而"分付愁人"则表达了对对方的深深挂念。

最后,词人想象在遥远的瘴岭,只有在梦中才能再见朝云,表达了对相聚的期盼。"问甚日"流露出对重逢日期的不确定,"向灯前拥髻,拭伊粉泪"描绘出期待中的场景,但现实却是"沾湿罗巾"的无奈和悲伤。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主人公与竹仙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收录诗词(467)

程颂万(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子妆.月夜怀玉清仙馆

媚脸藏春,烟眉锁恨,料得晚妆初卸。

阑边月子正弯弯,记年时、凭肩清话。帘钩写挂。

被风揭、画罗裙衩。昵人前,只鸦鬟未整,钗儿溜也。

怜今夜。旅客蛮江,飞梦红楼罅。

知卿拥髻不成眠,掩双扉、漏阑灯灺。伴伊兰麝。

定添个、影儿如画。蓦惊回,又是晓钟敲乍。

形式:

清平乐

浅啼浓笑。碧玉年华小。昨夜梦中曾见了。

今日相思颠倒。飘零远徼风烟。蛮花不受人怜。

自笑少年书记,真成薄幸樊川。

形式:

青玉案

月明如水筛寒竹。悄自倚,阑干曲。

一阵风来香断续。

几时重见,双鬟茉莉,帘外人新浴。

五更清泪抛红烛。梦回依旧空床宿。

锦瑟似人人似玉。

料伊今夜,枕函钗坠,梦掩屏山六。

形式:

唐多令

五月已如秋。蛮天酿客愁。又潇潇、雨上帘钩。

梦醒三更闻画角,知此夕,客边州。别泪渍衾裯。

浓香一半留。记画眉、人在西楼。

肠断猛峒江上水,偏又是,向东流。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