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湖山杳渺不可状,登览幽求无所遗。
高僧伴吟足清览,见尽白莲开落时。
这首诗描绘了湖光山色的深远与神秘,诗人登高远望,心境悠然,仿佛能将天地间的美景尽收眼底。在这样的环境中,有高僧相伴吟诵,增添了清雅的氛围。诗人特别提及了白莲的盛开与凋落,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自然的变迁。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越州山水的深深怀念以及对禅意生活的向往。晏殊的笔触细腻,情感深沉,展现了宋代文人墨客的审美情趣。
不详
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鉴湖清澈秦望高,涵虚逗碧供吟毫。
当日醉眼倚空阔,三江七泽才容舠。
星逐绮罗沉曙色,月随丝管下层台。
千蹄万毂无寻处,祇似华胥一梦回。
草庵何似清风楼,更在空中最上头。
眼界豁开无畛域,枯藤古木暮烟浮。
紫毛双节引青童,一片空歌韵晓风。
太昊兹辰授春令,莺旗应在矞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