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解嘲

造物本非我,荣枯那足言。

但馀良干在,何必艳花繁。

壮丽华林苑,欢娱梓泽园。

芳菲如可采,岂得侍君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万物并非为我而造,繁荣凋零何足挂齿。
只要根基稳固在,何须艳花簇拥。
壮丽的皇家园林,梓泽园中欢乐多。
如果芬芳能被采摘,怎会不侍奉您的厅堂。

注释

造物:万物。
非我:不是为了我。
荣枯:繁荣和凋零。
那足言:哪里值得说。
但馀:只余下。
良干:坚实的基础。
在:存在。
何必:何必需要。
壮丽:雄伟华丽。
华林苑:皇家园林。
欢娱:欢乐。
梓泽园:梓泽的园林(古代帝王园林)。
芳菲:芬芳花朵。
如可采:如果可以采摘。
岂得:怎能不。
侍君轩:侍奉您的厅堂(指君王的居所)。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游宴之乐的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开篇"造物本非我,荣枯那足言"表达了对自然界无为而治、生长收获自然规律的赞美。接着"但馀良干在,何必艳花繁"则是说只要有美好的情谊和纯净的心灵,就不需要过多华丽的外在装饰。

中间两句"壮丽华林苑,欢娱梓泽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乐图景,其中"华林苑"指的是美丽的森林,而"梓泽园"则是一处幽静的园林。这里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无限的热爱和向往。

结尾两句"芳菲如可采,岂得侍君轩"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长时间地享受这份美好,且能伴随尊贵的君主左右。这里的"芳菲"指的是春天的鲜花,而"侍君轩"则是希望能够常伴君侧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美景的描绘,以及对人间美好的情感和愿望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沉阴欲雪与同列会饮南斋

簿领日沈迷,从容乐事稀。

宾朋幸相值,樽酒不须违。

惨澹愁云积,参差远树微。

淹留勿轻散,待取雪花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花庵多牵牛清晨始开日出已瘁花虽甚美而不堪留赏

望远云凝岫,妆馀黛散钿。

缥囊承晓露,翠盖拂秋烟。

响慕非葵比,彫零在槿先。

才供少顷玩,空废日高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花庵独坐

荒园才一亩,意足已为多。

虽不居丘壑,常如隐薜萝。

忘机林鸟下,极目塞鸿过。

为问市朝客,红尘深几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苏才翁子美有赠扶沟白鹤观黄道士诗纪于屋壁岁久漫灭今县宰周同年得完本于民间抵予求诗

潦倒黄冠无足论,白头嗜酒住荒村。

狂名偶为留诗著,陈迹仍因好事存。

金石锵洋虚殿寂,龙蛇洒落古墙昏。

飞黄灭没浮云外,疲马何能望骏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