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未到新亭上,先题明远诗。
云间归雁小,山外夕阳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远方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受。首句“未到新亭上,先题明远诗”,透露出诗人还未亲临其境,却已心有所感,提前在心中勾勒出了明远亭的景象,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情感的丰富性。
接着,“云间归雁小,山外夕阳迟”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小”与“迟”两个相对的概念巧妙结合,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归雁在云间飞翔,显得格外渺小,夕阳西下,似乎也因为这遥远的景色而显得更加缓慢。这样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对过去时光的深深怀念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忆,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情感深沉而不失雅致,展现了元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不详
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之一。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秋风动林叶,夜雨滴池荷。
孤客睡不着,乱蛩鸣更多。
偃蹇高人意,萧疏旷士风。
无心上霄汉,混迹向蒿蓬。
峭石立四壁,寒泉飞两龙。
人间苦炎热,仙境已秋风。
脩岩如长廊,下有流泉注。
山中古仙人,步月自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