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答梁天放

夜窗谁共语,清对短檐松。

月浸一池水,风飘何处钟。

寒知天边雁,秋入壁间蛩。

两地俱摇落,怀君隔几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秋夜中独坐窗前,与自然对话的情景。首句“夜窗谁共语”,以问句形式表达了孤独感,引人深思。接着,“清对短檐松”一句,通过“清”字渲染出夜晚的宁静氛围,而“短檐松”则勾勒出一幅静谧的秋夜图景。

“月浸一池水,风飘何处钟”两句,运用了“浸”和“飘”两个动词,生动地描绘了月光洒在水面上的景象以及远处传来钟声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月光与水的交融,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美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

“寒知天边雁,秋入壁间蛩”两句,通过“雁”和“蛩”的形象,进一步深化了季节变换的主题。大雁南飞,是秋天来临的标志,而壁间的蟋蟀叫声,则增添了秋夜的凄凉感。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更迭的感慨。

最后,“两地俱摇落,怀君隔几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在这秋夜的寂静中,诗人的心灵与友人相隔,却因共同的感受而更加贴近。这种情感的表达,既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细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和深沉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得南海刘方瀛老师书辄赋一律奉答

珠江望不极,晴色霭氤氲。

万里看明月,相思隔暮云。

花间琴自远,桑下雉为群。

想像弦歌处,微茫一水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别李干甫

嗟君不得意,湖海事遨游。

夜雨双龙剑,寒江一叶舟。

澹云孤雁杳,芳树晚风柔。

别后看明月,相思漫倚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席间赠黄达卿

风流谁藉甚,闽海有狂生。

白眼逢人态,黄金结客情。

诗篇行处满,世事酒中轻。

若问赢输理,相看一局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秋夕叶而章过饮小园有赠

槐竹互参差,窥林得月迟。

閒庭青霭合,荒径碧苔滋。

浊酒汎篱菊,清霜摘野葵。

相逢无约束,潦倒是襟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