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翁昔醉吟时,想溪山入画,鱼鸟亲人,一官迁谪何妨,把酒临风,只范希文素心可证;
我来凭吊处,怅琴操无声,梅魂不返,十亩蒿莱重辟,扪碑剔藓,幸苏长公墨迹犹存。
此联以醉翁亭为背景,将历史与个人情感交织,展现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上联“翁昔醉吟时”开篇,以“翁”字点明主题人物,通过“醉吟”描绘出诗人沉醉于自然美景中的状态,与“溪山入画”、“鱼鸟亲人”的景象相呼应,营造出一种亲近自然、物我合一的意境。接着,“一官迁谪何妨”一句,转折中透露出对仕途变迁的豁达态度,即便遭遇贬谪,也能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慰藉,借“把酒临风”表达出诗人面对逆境时的洒脱与超然。
下联“我来凭吊处”承上启下,由过去转至现在,表达了后人对前人的缅怀之情。“怅琴操无声,梅魂不返”,通过“琴操”和“梅魂”的意象,寄托了对逝去先贤的怀念与哀思,同时也暗含着对自然之美的追忆。最后,“十亩蒿莱重辟”一句,既是对醉翁亭环境变迁的感慨,也隐喻了对先贤精神的传承与发扬。结尾“扪碑剔藓,幸苏长公墨迹犹存”则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珍视与对文化传承的期待,通过触摸碑文、清除苔藓的动作,象征着对历史记忆的保护与弘扬。
整体而言,此联不仅描绘了醉翁亭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更蕴含了对过往的深情回顾与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深邃的情感表达与哲理思考。
不详
始念佳而转念不佳,见义无勇;
一事错而凡事皆错,择术未精。
四十二年碌碌无奇,安得出人头地;
三百六日孳孳为利,何堪昧我性天。
显扬之谓何,筋力渐衰;叹利名无就,教诲不可。
幼不学,壮无能,伤今老大;
过愈多,功又少,请自乘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