钗头凤.秋海棠

清清露。涓涓注。嫩红细点黄心吐。花如泪。叶如翠。

花花叶叶,一般酸味。记。记。记。虫声诉。西风妒。

秋来更向谁分付。闲愁积。人不寐。

半规残月,凉生绣被。睡。睡。睡。

形式: 词牌: 撷芳词

鉴赏

这首《钗头凤·秋海棠》由清代女诗人顾太清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海棠的凄美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情感。

“清清露”开篇,以露珠的清澈引出秋海棠的生长环境,暗示其纯净与高洁。“涓涓注”则描绘了露珠缓缓滴落的情景,赋予了自然景象以动态美。“嫩红细点黄心吐”,细致地刻画了秋海棠花瓣上那几点嫩红,与黄色花蕊相映成趣,展现出花朵的娇艳与生命力。

接下来,“花如泪。叶如翠。”将花比作泪水,叶比作翠绿,形象地表达了秋海棠在秋风中的哀愁与坚韧。这不仅是对花朵形态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寓意着生命的脆弱与坚强并存。

“花花叶叶,一般酸味。”一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将花与叶的情感体验统一起来,暗示了生命中无论花还是叶,都承载着相似的苦涩与酸楚。这种“一般酸味”的描述,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是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感悟。

“记。记。记。”三字重复,强化了记忆的主题,仿佛在提醒读者,这些关于秋海棠的记忆是如此珍贵,值得铭记于心。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怀念,更是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视与追忆。

“虫声诉。西风妒。”通过虫鸣与西风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秋海棠所处环境的凄凉与孤独。虫声似乎在诉说着什么,而西风则显得嫉妒,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也加深了情感的层次。

“秋来更向谁分付。”这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在秋天这样一个季节里,万物凋零,诗人不禁思考,这份哀愁与孤独该向何处倾诉?这既是对于自然现象的感慨,也是对于人生无常的无奈与追问。

“闲愁积。人不寐。”描述了诗人内心的愁绪累积,难以入眠的状态。在寂静的夜晚,这份愁绪如同堆积的云层,无法消散,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半规残月,凉生绣被。”通过月色与凉意的描绘,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寒意的氛围,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残月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而凉意则暗示了内心的寒冷与孤独。

“睡。睡。睡。”三字重复,表达了诗人试图通过睡眠来逃避现实,但愁绪依旧萦绕心头,难以真正解脱。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描绘,也是对普遍人性中逃避与面对矛盾的探讨。

综上所述,《钗头凤·秋海棠》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海棠在秋风中的美丽与哀愁,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自然、情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这首词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364)

顾太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春。原姓西林觉罗氏。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之语[1]。   不仅才华绝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适中,温婉贤淑。令奕绘钟情十分。虽为侧福晋一生却诞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几位儿子都有很大作为

  • 字:梅仙
  • 籍贯:满洲镶蓝旗
  • 生卒年:1799-1876

相关古诗词

秋风第一枝.桂

碧丛丛、金粟飘香。乍染衣裾,风露生凉。

蟾影三更,广寒万里,谁酌天浆。秋将半、丹砂细量。

夜深沈、仙姝淡妆。听彻清商。罗幛云屏,梦也难忘。

形式: 词牌: 折桂令

蝶恋花.黄葵

小院钩帘人睡醒。曲角栏干,移过重重影。

似水天光云叶净。微凉略觉风儿劲。

不卷轻罗花态胜。慢卷轻罗,一片斜阳冷。

浅淡衣裳妆束靓。比肩惟许芙蓉并。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凌波曲.枸杞

深丛浅丛。天高露浓。仙人杖引灵风。挂星星碎红。

花砖细封。苍苔细茸。狸奴巧俟游蜂。费丹青画工。

形式: 词牌: 醉太平

太常引.玉簪

凉生花径报新秋。粉墙下、几枝抽。白玉琢搔头。

禁不住、西风暗飕。

碧云院宇,碧纱窗户,碧水更清柔。斜日过妆楼。

早又是、珠帘上钩。

形式: 词牌: 太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