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群峰相对出,一水望中分。
溪浅船磨石,山高树碍云。
炊烟岩腹见,樵唱岭头闻。
却指来时路,枫林落叶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宁静之美。首句“群峰相对出,一水望中分”以对仗的形式,描绘了群山与流水的和谐共存,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壮观的景象。接着,“溪浅船磨石,山高树碍云”两句,通过对比溪流的浅与山的高度,以及树木遮蔽云朵的情景,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感。
“炊烟岩腹见,樵唱岭头闻”则将视角转向了生活场景,炊烟从山岩深处升起,樵夫的歌声在山岭之巅回荡,这样的细节不仅增添了生活的气息,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鲜活。最后,“却指来时路,枫林落叶纷”以诗人回顾来路的方式结束,枫叶飘落的场景既是对秋天季节的描绘,也是对过往行程的感慨,蕴含着深邃的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不详
(一八五七—一九三七),清光绪年间拔贡。曾执教于汕头岭东同文学堂、潮州金山书院,民国七年(一九一八)出任广东省立金山中学代理校长。有《似园文存》三册。诗,以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其学生杨世泽、蔡丹铭所辑《似园文存》中《似园老人佚存诗稿汇钞》为底本
巴江江水色,一带浓蓝碧。
仙女瑟瑟衣,风梭晚来织。
幽人不可见,深避等猿猱。
梅雨湿残雪,松风起暮涛。
山回疑地尽,石矗仰天高。
借问衡门路,鹤鸣在九皋。
公居门馆静,旅寄万州城。
山共秋烟紫,霜并夜月清。
无愁干酒律,有句入诗评。
何必须林下,方驰吏隐名。
扁舟闲引望,望极更盘桓。
山密碍江曲,雨多饶地寒。
短莎烟苒苒,惊浪雪漫漫。
难写愁何限,乡关在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