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月行寄钱太守

见月复见月,月圆圆复缺。

今夜中秋见月光,照我容颜旧时别。

忆昔小小初幼年,紫罗结髻双垂肩。

閒随阿母引儿戏,见月拜月庭阶前。

长来十五才十六,授业从师居外宿。

渐知礼乐好诗书,夜对月光长夜读。

二十近相将,翱翔文墨场。

关山行见月,壮志横四方。

功名谈笑当黑头,气冲牛斗轻公侯。

神游仙阙广寒殿,醉卧扬州明月楼。

人生得意每见月,见月欢娱夜不休。

三十走兵马,四十还江夏。

眼看富贵若浮云,归种瓜田向村野。

行年五十把锄犁,道边莫问买臣妻。

古人今人尽如此,惟有明月天东西。

天东西,月常好。月色照中秋,青天净如扫。

自怜白面月团团,变作婆娑一衰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叶兰的《见月行寄钱太守》以月为线索,描绘了人生的各个阶段与月光的交相辉映,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生百态的深刻感悟。

开篇“见月复见月,月圆圆复缺”,以月之圆缺象征人生的起起伏伏,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接着,“今夜中秋见月光,照我容颜旧时别”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特定的时刻——中秋之夜,月光洒在诗人的脸上,唤起了他对往昔岁月的回忆。

诗人通过“忆昔小小初幼年,紫罗结髻双垂肩”等诗句,勾勒出童年时期无忧无虑的生活场景,以及与母亲相伴的温馨画面。随着年龄的增长,“长来十五才十六,授业从师居外宿”,他开始接受教育,学习礼仪、音乐、诗歌,夜晚对着月光读书,体现了勤奋好学的精神。

进入青年时期,“二十近相将,翱翔文墨场”,诗人投身于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之中,游历四方,追求功名。他以“关山行见月,壮志横四方”表达了自己的豪情壮志,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功名谈笑当黑头,气冲牛斗轻公侯”则展现了他自信满满、不畏权贵的形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经历了人生的起伏,“神游仙阙广寒殿,醉卧扬州明月楼”,无论是想象中的仙境还是现实中的繁华之地,月光都伴随着他的足迹。然而,最终“三十走兵马,四十还江夏”,他投身于战乱与动荡之中,历经沧桑。

晚年,“眼看富贵若浮云,归种瓜田向村野”,诗人看透了世事的无常,选择回归田园生活,过着简朴而宁静的日子。最后,“行年五十把锄犁,道边莫问买臣妻”,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反思,以及对当下平静生活的满足。

整首诗以月为载体,贯穿了诗人从幼年到老年的生命历程,展现了他对人生不同阶段的体验与思考,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通过月光的变换,诗人不仅描绘了个人命运的起伏,也反映了对宇宙真理的探索和对人生意义的追寻。

收录诗词(176)

叶兰(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划船歌

饶城雨晴五月五,城中父老话乡土。

少年结束赛划船,击楫讴歌健如虎。

但知划船乐,不知划船苦。

鱼腹葬忠魂,悲凄吊千古。

君不见楚城之东吴芮庙,楚城之西陶侃祠。

长江湾湾在城下,水流日夜无回时。

昨日貌如花,今朝鬓成雪。

人生忠孝死有名,世上繁华等閒绝。

沧浪濯足共徘徊,归捧蒲觞祭先烈。

形式: 古风

赠吴梓材

东山叫杜鹃,西山啼鹧鸪。

远道蹋蹋马蹄碎,瘴烟蛮雨行长途。

去家日已久,相识无相知。

卧病旅邸间,壮士心亦悲。

白发改故交,黄金空尔为。

自怜吴子情最亲,待我不独如众人。

客窗挑灯夜煮药,灵祠烧纸朝祷神。

誓言托生死,报义那可忘。

落落哀管鲍,悠悠凄范张。

世事从来尽如此,古今声名当播扬。

形式: 古风

田家谣

妻缉麻,夫踏车,辘轳展水声咿哑。

旱风吹沙日照地,今年何以输公家。

城中太守斋告雨,雨落滂沱水如注。

田畴得秋霖,落雨如落金。

夫舂粮,妻织布,夫妇殷勤了仓库。

归来喜雨唤儿孙,道傍多种甘棠树。

形式: 古风

凉翠轩为程士敬赋

素月流清辉,松阴暝寒绿。

严冈何逶迤,崇峦抱平陆。

地偏谢嚣尘,采葺处幽独。

碧烟凝露华,爽气集云屋。

静学勖远姿,奇葩缀文牍。

惊飙属商音,长歌步林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