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二十二年秋九月同孟知州登玉龙山

西风戒轻寒,旭日开晓霁。

枫飘丹叶落,菊含青蕊细。

兹晨岂不嘉,我独念时岁。

于焉得良朋,兰若因少憩。

清欢接慇勤,高谈豁蒙蔽。

载吟玉龙山,历观远凝睇。

秋光净于拭,野色如点缀。

破帽不忍吹,香醪莫辞贯。

人生百岁间,事事安可计。

出处固有时,穷达何须泥。

逍遥海中舟,放浪人间世。

天高若鹄翔,万里从此逝。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秋日登高之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生的哲思。首句“西风戒轻寒,旭日开晓霁”描绘了清晨的景象,西风提醒着微寒,而初升的太阳驱散了晨间的阴霾,营造出一种清新明快的氛围。

接着,“枫飘丹叶落,菊含青蕊细”两句,通过枫叶的飘落和菊花的细蕊,展现了秋天的特色,色彩鲜明,富有季节感。诗人在此基础上,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兹晨岂不嘉,我独念时岁。”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岁月流转的思考。

“于焉得良朋,兰若因少憩”,在这样的美景中,诗人遇到了朋友,一同在寺庙稍作休息,享受着清雅的欢聚。“清欢接慇勤,高谈豁蒙蔽”,他们畅谈高论,心灵得到了洗涤,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一扫而空。

“载吟玉龙山,历观远凝睇”,诗人继续在玉龙山上吟咏,远眺,感受着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接下来的几句“秋光净于拭,野色如点缀”,描绘了秋光的纯净与田野的美丽,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一幅画卷。

“破帽不忍吹,香醪莫辞贯”,即使风吹帽落,也不忍心让它被吹走;即使饮酒,也愿意一饮而尽,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洒脱的态度。最后,“人生百岁间,事事安可计。出处固有时,穷达何须泥。逍遥海中舟,放浪人间世。天高若鹄翔,万里从此逝”,诗人以超然的态度看待人生,认为人生短暂,应随遇而安,不必过于计较得失,应当像海中的舟、人间的放浪者一样自由自在,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如同大雁高飞,向着远方的天空翱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思,是一首充满意境与深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3)

朱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至正十三年乡贡

  • 字:文质
  • 籍贯:吴江

相关古诗词

夜止张叔舆同宿因怀仲渊

连朝阻良觏,暮节慨幽独。

执手一欣然,遂此东斋宿。

语阑馀烬暗,意惬清梦熟。

觉来疏雨声,月露滴脩竹。

听禽林景变,见日尘事蹙。

仲氏有素期,结庐向苍麓。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与金伯祥虞克用清夜联话

浩荡即扁舟,纡徐适广路。

元云蔽重阴,澄湖莽洄冱。

客雁度寒洲,渔罾挂荒墅。

故人欣会面,握手出深愫。

古箧启奇文,微吟发清趣。

念兹慎勿忘,勖哉纪良晤。

形式: 古风

宿良夫契友山斋

晏坐南窗下,爱此池水平。

馀霞敛夕景,百喙鸣秋清。

众星疏以淡,缺月倚空明。

尘襟豁萧爽,愈觉身世轻。

蓬瀛亦伊迩,遐念殊凡情。

视彼区中聚,鼾睡何由醒。

形式: 古风

题赵荣禄水村图

青山迷远近,萧条古郊墟。

侧径深且窈,中有幽人居。

短篱门半掩,竹树相扶疏。

平畴涵白波,浅渚涨绿芜。

何人泛扁舟,似欲相招呼。

谁令破幽寂,惊鸿起寒芦。

此意胡可言,会心写成图。

抚卷空叹赏,悠悠水云孤。

形式: 古风